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致力于打通瓦罕走廊。为此呢,他们不惜在未通

顾议史实 2025-10-08 11:38:51

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致力于打通瓦罕走廊。为此呢,他们不惜在未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就把公路修到了边境,更是想要拿出了世界第二大铜矿埃纳克铜矿的开发权,以换取瓦罕走廊的打通。在多次和我们的会谈中,他们也是屡屡提及此事。但我们这边始终是兴趣缺缺,这让阿富汗有些不理解。但事实证明,我们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   阿富汗着急,我们不急,这事儿一对比,高下立判,最近阿富汗悄悄把公路修到了中阿边境,连招呼都没打一声,想用埃纳克铜矿的开发权,换我们点个头,打通那个传说中的“瓦罕走廊”。   可我们这边态度一直很明确,不感兴趣,不是不想合作,是这条路从地理到安全,全是“坑”,现在回头看,果断说一句:这条路不打通,没错,太对了!   阿富汗这几年,是真拼了,塔利班政权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想方设法找出口,不想再总是靠着巴基斯坦那条线吊着一口气。   他们盯上了瓦罕走廊,一条从阿富汗东北角,直通中国新疆的狭长通道,他们觉得,这条路一旦打通,货能走、人能流,说不定经济就能“活”起来。   为此他们不惜“暗渡陈仓”,去年底甚至没打招呼,就把一条土石公路修到了中阿边境口岸的脚下,想逼我们表态。   但我们这边却是一副“看戏”的态度,不冷不热,阿富汗急得直上火,说我们“不理解他们的诚意”。   甚至还拿出了压箱底的筹码,世界第二大铜矿的开发权,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埃纳克铜矿”,想换我们一句“同意”。   可我们这边一直没松口,不是不给面子,而是这事儿不能只看眼前得失,你看着它是条出口通道,我们看的是这条路背后的地形、气候、安全,全是隐患。   来看看瓦罕走廊长啥样,西边接阿富汗巴达赫尚省,东边贴着中国塔什库尔干,听起来挺直接,但中间全是天险,夹在帕米尔和兴都库什两座大山之间,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公里宽。   别说修高速连铁路,连要找块平地都难,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河谷,一条“命悬一线”的山道。   每年真正能通车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剩下八九个月全是积雪封山,而且塔利班修的那条所谓“公路”,说白了也就是土石路,连排水系统都没有,一下雨就塌,一下雪就封,通个货怕是得靠牦牛。   你说花大价钱修这样一条路,回报在哪?真要打通,得投上百亿,修成了,能用多久?三个月?那还不如绕道中巴经济走廊,平稳、安全、四季通行,基础设施全都现成。   所以我们不动心,不是眼光短浅,而是心里有账。投资是要讲回报的,不能赔本赚吆喝。   这条走廊,历史上可不是用来做生意的,而是用来“隔离”的,当年英国和沙俄为了不打照面,硬是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上划出这么一条“缓冲带”,把中俄英三家隔开,这一隔就是百年,谁都没动过这条线。   这地方要是真通了,不是方便物流,是方便流“人”,阿富汗今天的安全局势,大家心里都有数。   塔利班虽然掌权,但“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还在暗地活动,边境地区更是各种武装混杂,你一打通,通的不是货,是风险。   我们新疆的边境线就在那头,一旦有极端人员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比起那点铜矿和农产品的出口利益,我们更看重边境的稳定,这不是保守,是稳重。   我们不是没合作,埃纳克铜矿我们早就有投资,50亿美元不算少,但我们投资的是矿,不是通道。   我们更愿意通过中亚、巴基斯坦这两条稳定线路,和阿富汗做贸易,多走几公里,换个平稳日子,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阿富汗觉得我们不支持他们,可我们一直在帮他们,只是方式不一样,我们支持他们恢复秩序、发展经济,也愿意一起搞建设,但搞建设得讲逻辑,讲实效,讲安全感。   中巴经济走廊已经成熟,港口、铁路、电力线一条龙,阿富汗完全可以接入这条通道,走瓦罕,不如走瓜达尔,绕一点,能成事儿,咱不是非得拒绝合作,而是要选一条对双方都靠谱的路。   阿富汗的诚意,我们看在眼里,但这世界上的事,不是光靠“想”就能成,得看条件、看环境、看现实,我们不是冷眼旁观,而是清醒判断。   不打通瓦罕走廊,是我们对现实的尊重,对安全的重视,对长远的负责,我们没关上门,只是选择了更合适的窗。   合作的路很多,走哪一条,要看是否走得稳、走得远、走得安全,这一点,时间已经做出了回答,我们看得很清楚,也走得很坚定。

0 阅读:580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