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办公室正式官宣!   11月20日,美国方面向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递

顾议史实 2025-11-22 10:08:38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正式官宣!   11月20日,美国方面向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递交了所谓“28点和平计划”,目标是结束这场持续了十年的俄乌冲突,听起来像是和平的曙光,但细看内容,乌克兰人只怕要皱起眉头。   草案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主权”,并且放弃加入北约的资格,还要把军队人数控制在60万人以内。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这相当于让乌克兰自己承认“割地退兵”,未来连个靠山都不能找,只能自求多福。   不仅如此,计划还提到将动用俄罗斯被冻结的1000亿美元资产,用于由美国主导的乌克兰重建项目。   听起来像是“援助”,但主导权完全交到别人手里,乌克兰的命运恐怕也要“仰人鼻息”。   更令人玩味的是,美国与俄罗斯将在能源和稀土金属领域展开长期合作,这项看似无关紧要的安排,在当前全球能源博弈中却是重磅。这笔买卖,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其实不难猜。   泽连斯基对此草案的回应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进退两难,因为乌克兰面临的是“失去尊严,还是失去关键伙伴”的两难选择。   要是签了,乌克兰可能要被骂“软弱”;不签,美国那头的特朗普就可能真的“翻脸”,把武器和情报支援一刀切断。   而特朗普设下的最后期限,11月27日,也让这份协议变成了一场“倒计时游戏”,这不是协商,这是压迫,在全球舞台上,美国总统想要一份速成的“外交成就”,而乌克兰却要用主权去买单。   泽连斯基目前提出会提交“替代方案”,但他同时也强调,不会给俄罗斯找借口说“乌克兰不想要和平”,言外之意,就是他想谈,但不能按这个剧本来。   面对这份由美国主导、却让欧洲边缘化的和平草案,欧盟的老大哥们也坐不住了,德国、法国和英国领导人紧急与泽连斯基通话,明确表示:这事不能美国说了算,欧洲的声音必须被听见。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也放话:“这类协议,必须得到欧盟和乌克兰的共同支持。”这句话的背后,是欧洲对美国私下定调的不满,也是对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被边缘化的反击。   反观美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共和党指出,这份草案“过于偏向俄罗斯”,不仅无法保障乌克兰安全,还可能伤害美国在欧洲的战略信誉。   一边是特朗普急着交成绩单,一边是乌克兰的生死大事,这种矛盾不仅撕裂了大西洋两岸的联盟,也暴露出美国外交的“短线操作”问题,只看眼前,不顾长远。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回应则显得相对“从容”,他表示,已经收到草案,认为它可以作为谈判的“一个基础”,但还需要“实质性讨论”,翻译成人话:可以谈,但还远没谈妥。   这话听起来温和,但其实藏着玄机,对普京来说,这份草案已经满足了他不少核心诉求,包括克里米亚地位、北约不东扩、乌克兰军事限制等。   对他而言,这可能是“胜利的起点”,但肯定还想借机再多拿一点,而“实质性讨论”这四个字,则是给谈判留空间,顺便拖延时间。   毕竟,只要谈判在进行,局势就不会彻底失控,俄罗斯也能继续在外交桌上玩“利益最大化”。   这份“28点和平草案”表面上是结束战争的钥匙,实际上却像是打开新一轮外交角力的导火索。   乌克兰的问题,从来就不只是乌克兰自己的事,而是牵动着整个欧洲安全格局,甚至影响全球地缘战略的棋盘。   美国想快速收场,把“结束俄乌冲突”作为外交政绩;俄罗斯想借协议巩固战果,摆脱国际制裁;欧洲则担心被架空,自己家门口的战争却要听美国怎么说。   而乌克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进退皆损。   在这种局面下,真正的和平不可能靠一纸协议定音,更不可能在大国之间“丢骰子”解决。它必须建立在多方平衡、互信和合法基础上,而不是靠最后通牒式的威逼。   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官宣收到和平草案那一刻,战争的硝烟并没有散去,反而让冲突的另一面变得更加复杂。   泽连斯基面前没有简单的选择,特朗普也不是在“送礼”,而是在下注,和平的路,从来都不只靠口头承诺铺成,它需要的是尊重、平衡和真正的多边参与。   否则,签下的协议,可能只是“停战书”的另一种版本,而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信息来源:特朗普下“最后通牒”:27日是乌接受美和平计划最后期限——北京日报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