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中国真的强大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甚至,特朗普以及财长贝森特在多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能给个面子,恢复采购大豆。 2025年,美国大豆大丰收,产量比去年涨了12%,结果库存直接翻了一倍,创下2018年贸易战以来的最高纪录,艾奥瓦州的豆农们看着仓库里发霉的豆子,贷款还不上,银行天天催。 为啥卖不动?因为中国不买账了,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钱高达120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的六成;可到2024年,巴西大豆对华出口占了七成,阿根廷排第二,美国份额跌到个位数。 更狠的是,中国现在“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从巴西桑托斯港运大豆到大连,运费虽然比美湾贵3美元一吨,但巴西豆的离岸价比美国便宜18美元。 面对农业州的怒火,特朗普政府打起了“政治牌”和“经济牌”。 政治上,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配图白宫南瓜灯,喊“让大豆再次伟大”,参议员厄恩斯特更狠,发了一张照片:老农把狗拴在豆袋上看守,配文“这就是美国的国家安全”。 这种“符号化表演”,暴露了共和党对农业票仓的焦虑,艾奥瓦、内布拉斯加这些农业州,一直是共和党的铁杆,现在农民要破产,选票可就悬了。 经济上,贝森特把APEC峰会当成了“救命稻草”,他放话说第五轮中美经贸谈判会有“重大突破”,想靠卖大豆给峰会“撑场面”,但中方的条件很硬:先取消所有对华加征的关税。 大豆危机只是表面,中美较劲的焦点早变了,2025年,美国对华关税虽然从145%降到30%,但技术封锁、出口管制、产业补贴这些“结构性矛盾”还在。 五角大楼的备忘录显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基地,真打起来能活下来的不到35%;而中国的歼-20隐身战机、055型驱逐舰、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早就成了台海演习的“常客”,军事上此消彼长,美国不得不重新算账。 经济上,中国的“去美化”供应链已经成了气候,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涨了18.7%,对美出口占比掉到13.8%。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5G、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这些前沿领域已经反超,6G传输速度翻倍,量子计算性能是美国超级计算机的百倍,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率达到80%,这些技术优势,让美国想“脱钩”的成本高得离谱。 看完这场“求着卖豆”的戏码,我最想说:国际关系这玩意儿,说到底还是看谁拳头硬。 美国为啥急着卖大豆?说白了是经济结构出问题了,产业空心化、供应链脆弱、债务高得吓人,连农民的饭碗都保不住,而中国为啥能“淡定”?靠的是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还有持续的技术创新。 特朗普的“卖豆牌”,看着是经济求生,其实是政治作秀,他想用农民的选票换短期政绩,却没意识到中美较劲的根本是“谁定规则”。 当中国在5G、量子计算、新能源这些领域掌握标准,当“一带一路”重构全球供应链,美国的大豆再便宜,也换不回失去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主导权。 未来的中美关系,大概率是“有限较劲”,双方会在气候合作、公共卫生这些不敏感的领域找共识,但在技术、军事、地缘政治这些核心问题上肯定继续争。 这种情况下,中国最该做的,是继续强化自己,既要突破“卡脖子”的高端制造和基础研究,也要通过“一带一路”扩大朋友圈,用实力赢得尊重。 毕竟,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利益的根基,永远是实力。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4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