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位女子来南京旅游,坐在地铁上,跟同伴一直在聊天。他们准备在鸡鸣寺站下车,

芹姐说法 2025-10-08 18:05:36

南京。一位女子来南京旅游,坐在地铁上,跟同伴一直在聊天。他们准备在鸡鸣寺站下车,于是二人就说“快到鸡鸣寺了,我们赶紧下车吧”。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对话,让旁边的一个女乘客听到了,非常不开心,她就感觉这两人是不是在蛐蛐骂自己啊。于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说地铁里有人在暗讽她。 法治进行时10月5日报道了这则新闻。听到有人报警之后,旅游女子非常纳闷,自己跟同伴说要在鸡鸣寺下站,怎么就冒犯到这位乘客了呢? 最近,一位女子来到南京旅游,跟同行的伙伴坐上地铁之后,二人就在地铁上轻声聊天。眼看着快到鸡鸣寺站,女子跟同伴说:“快看,要到鸡鸣寺站了,咱们准备下车吧。” 也就是这么一说,谁曾想,还能给自己惹来麻烦呢? 只见旁边一位穿着粉色衬衫的女乘客,听到“鸡鸣寺站”这几个字后,直接就上头了。人家也没有对着自己讲,但是她就感觉被冒犯了。 于是立刻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跟工作人员一顿输出,怒诉:“我现在要报警,因为地铁里有人在暗讽我,说我是鸡。” 听到这话,电话里的工作人员也很莫名其妙,想要了解到事情的全经过。但是女子执意以偏概全,就一个劲的说有人在辱骂她。 而刚刚说准备在鸡鸣寺站下车的游客,此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经意的谈话,已经让旁边的乘客不满。 经过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就是他们刚刚说在鸡鸣寺下葬,这句话给惹到人家。粉衣女子坚持说,这个鸡鸣寺站这几个字,就是有问题的,这样讲话就是在暗讽自己是“鸡”。 如此,真的是令游客哭笑不得,就连旁边的乘客都看不下去了,都帮忙说:“不好意思哈,鸡鸣寺就是南京的一个旅游景点。在地铁里,它就是一个站点,你破防什么呢,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而这位女子,却丝毫听不进去,反呛道:“叫鸡鸣寺这个地名,他就是不对的。如果我叫你鸭,你会怎样想?” 旁边乘客则说:“人家半天没有跟你讲一句话,是你自己耳根子软。而且,这个站点又不是空穴来风,这就是上面规定的地点名称。你之前不懂,现在教你一下,能明白不?” 然而这位粉衣女子,就是一根筋,就是坚持要让工作人员来处理,说自己被冒犯了,被讽刺了。这让身旁的游客感觉非常尴尬,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眼看站点就快到站,游客跟她的同伴也正常下车离开,他们准时前往到鸡鸣寺去游玩,并没有因为这起无语事件而干扰到行程。 不少网友指出,这类人属于思想极端分子,其思维存在缺陷,极有可能是内心精神残障人士,如果碰到了尽量远离,防止其作出更多无语的举动。 1.如果有人因为对地名不是很了解,误会自己在暗讽对方,甚至报警称自己在辱骂他。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呢? 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如果自己没有犯错,但是却遭受对方不当指控,导致自己名誉受损,受害者可以要求误解方及时道歉,并且还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这名女乘客,误解了当地鸡鸣寺站点,抽离了地名,单方面认为“鸡”这个字,是对自己的辱骂,这类行为属于现实能力检验缺失,构成受害者身份,对他人正确的行为进行不正当指控。 因此,这位女乘客的行为不当、甚至构成违法。 2.女乘客因为过度敏感、自卑,随意报警称他人暗讽、辱骂自己,她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浪费警力、随意报警,将公权救济随意滥用并且作为自己情绪的宣泄工具,此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会被依法追责。 此女乘客缺乏见识,因为极个别敏感字,上升到情感空间,由于自卑因素质疑他人在暗讽自己,把主观想象当作实施,甚至还通过报警来强化这种“真实性”。 臆想被害,不仅浪费了警力,甚至暴露自己认知的缺陷,她的行为极有可能会被判定为寻衅滋事、故意找茬,也会因此受到法律的惩处。 谁曾想,鸡鸣寺因此而火。不过,这位女乘客如此过激的反应,也着实令人费解。大家对于这位女乘客,都作何看法呢。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芹姐说法

芹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