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批评美国杰佛里·萨克斯教授的言论,“中国本应以一种顺从美国方式发展……”,这暴露了部分西方精英(尤其是美国)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思维困境。 美国人“居高临下”的姿态,根源在于深植历史的“天命论”与“线性历史观”。美国自建国便以“山巅之城”自居,认为自身肩负推广民主自由价值观的普世使命。这种思想融合早期清教徒的“选民”意识与启蒙运动后的“进步”观念,塑造了独特的美国叙事:历史有终极、正确的终点,即美国所代表的模式。所以,美国的发展道路被视为人类社会模板,任何偏离此路径的行为都被视作“异端”或“挑战”,需“纠正”甚至“惩罚”。萨克斯教授所谓“中国本应以一种顺从美国的方式发展”,正是这种思维定式的直白体现——他并非探讨客观发展规律,而是抱怨不听话的学生未遵循老师预设的剧本。 然而,这种思维范式的根本缺陷,在于无法真正理解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与历史的复杂性。它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化为以西方为顶点的单一金字塔结构,预设其他国家发展是对西方模式的追随模仿。一旦有像中国这样,基于自身悠久历史传承、独特社会结构和文化基因,走出独立自主成功道路的国家出现,这种金字塔式世界观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五千年文明底蕴赋予其不同的历史智慧与战略耐心:不追求短暂霸权,崇尚“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中国历史中见惯王朝兴替与霸权更迭,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更倾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因此,萨克斯教授的言论,错不在学术立场,而在认知狭隘。他将国际关系简化为“命令 - 服从”体系,以“教师爷”态度评判古老文明,是时空错位的傲慢。美国短短二百余年历史,虽有活力却缺乏对漫长历史周期和文明兴衰的深刻体悟,面对非西方文明复兴易陷入焦虑与战略失当。 当今世界困境很大程度源于过时霸权思维与新兴多元文明诉求的碰撞。打破困境关键在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能否进行深刻“认知革命”:以平等视角看待其他文明,放弃“历史终结”迷思,接受适应多极化世界。国际秩序不应是“谁惩罚谁”的角斗场,而应是各国共同协商、治理的大家庭。在此意义上,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思维怪圈”提供了更具包容性与前瞻性的东方智慧。
有什么事是你去了美国才知道的?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