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仙有点开窍了!外媒:为规避制裁,印度开始用人民币买俄油。 10月7日,路透社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石油供货商已明确要求印度用人民币支付油款,印度最大的国营炼油商“印度石油公司”刚完成了约3船俄油的人民币结算。 俄印双方虽未回应,谁能想到,曾为结算货币争得面红耳赤的俄印两国,如今会在人民币上达成默契?这背后藏着的,是一场围绕货币主权与国际制裁的博弈,更是美元霸权松动的清晰信号。 时间拨回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俄印石油贸易就陷入了“货币僵局”。印度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超400亿美元,对俄出口却不足30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让结算货币成了难题。 印度起初算盘打得精明,想让俄方接受卢比结算,可卢比在国际市场上流动性极差,俄罗斯拿着一沓沓卢比根本买不到急需的商品,这不等于让俄方“白送石油”? 俄罗斯自然不干,这场“卢比与卢布的较量”,最终成了僵局。 2023年,印度国营炼油厂曾短暂试过用人民币结算,可当时中印关系紧张,莫迪政府对此极为不满,直接叫停了国企的人民币支付。 那段时间,只有少数私营炼油厂偷偷摸摸用人民币交易,规模根本成不了气候。谁也没料到,短短两年后,印度国企会主动重启人民币结算,态度转变之大,堪比“180度大转弯”。 促成这种转变的,首先是美国的制裁大棒。美国对印度采购俄油一事早已不满,近期更是施加强力制裁,威胁征收高额关税。这记“耳光”打醒了莫迪,依赖美元结算,就等于把经济命脉递到别人手里。 美国想卡脖子随时能卡,莫迪心里憋着股气,自然乐见本国企业用人民币结算,既能规避制裁,又能借机给美元霸权“添堵”,简直是一举两得。俄罗斯的坚持更是关键推手,俄方早就倾向用人民币交易,毕竟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且能直接兑换成卢布,拿到手就能用。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在中俄贸易中已广泛使用,俄方对这套结算模式熟门熟路,根本不用重新适应。反观卢比,对俄方来说跟“废纸”没两样,拒绝卢比、拥抱人民币,成了俄方最现实的选择。 中印关系的回暖,则彻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曾经的紧张局势让印度对使用人民币心存顾虑,如今关系缓和,政治层面的阻碍没了,企业自然敢放开手脚。毕竟对印度炼油厂来说,能拿到便宜的俄油、避开美国制裁,比纠结用什么货币重要得多。 这事儿看似是俄印的“双边交易”,实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要知道,能源贸易是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板块,长期被美元垄断。如今人民币能挤进俄印石油结算体系,意味着它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的认可度实实在在提升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结算比例从年初的微不足道,到现在已有了明显攀升,这种增长势头背后,是市场对人民币的信任在积累。而这一切的催化剂,恰恰是美国自己。 这些年,美国把美元当成“制裁武器”,动辄将国家或企业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可货币国际化的根基从来不是政治强制,而是市场信任。美国滥用美元霸权,等于逼着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方案。 俄乌冲突后,人民币、阿联酋迪拉姆等替代货币在涉俄贸易中的使用比例大幅增加,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人或许会问,人民币能撼动美元霸权吗?短期来看,美元的主导地位还难以动摇。 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俄印用人民币结算俄油,就是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能源贸易的货币选择具有示范效应,一旦更多国家跟进,美元霸权的根基就会慢慢松动。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货币变局里,没有谁是“受害者”。俄罗斯拿到了能用的人民币,避开了西方制裁;印度买到了便宜石油,摆脱了美元束缚;中国则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彰显了货币实力。这种“三赢”的局面,远比美元独霸时的“零和博弈”更符合全球化趋势。 回看历史,任何一种货币霸权都逃不过“盛极而衰”的规律。英镑曾称霸全球,最终被美元取代;如今美元滥用霸权,自然会有新的货币力量站出来。俄印用人民币结算俄油,不是偶然,而是市场选择的必然——谁的货币更安全、更实用,谁就能获得市场认可。 目前,人民币结算的具体规模还不明确,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撕开了美元垄断能源贸易的一道口子,让世界看到了多极化货币体系的可能。美国要是还抱着“制裁万能论”不放,只会加速更多国家逃离美元体系。 俄印的人民币结算试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元霸权的脆弱,也照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底气。这场发生在石油贸易里的货币转变,或许只是开始。当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险,一个多极化的货币时代,恐怕就离我们不远了。 美元霸权的崩塌不会一蹴而就,但俄印的选择已经发出了明确信号:货币的话语权,终究要靠市场信任说话,而不是靠制裁大棒撑腰。这一点,美国该醒醒了。
莫老仙有点开窍了!外媒:为规避制裁,印度开始用人民币买俄油。 10月7日,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8 23:27:51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