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不来抱中国大腿,反倒让澳大利亚的力

时空迷踪 2025-10-09 20:43:24

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不来抱中国大腿,反倒让澳大利亚的力拓接了盘,还把自己和力拓都折腾得够呛,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蒙古那块奥尤陶勒盖铜矿,放在世界矿业圈都能排前几,铜储量三千多万吨,黄金上千吨,白银几千吨,离中国边境只有八十公里。 要是合作顺利,拉条电线、铺段铁路,矿石直接送进中国的冶炼厂,比送去欧洲、澳洲省好几倍成本,可这么好的条件,蒙古愣是绕过中国,选了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力拓。 当初中国企业早就提过合作方案,资金、电力、技术全能对接,可蒙古觉得“靠邻居不体面”,要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意思是多和西方交朋友,少受中俄影响。 于是,2009年,力拓登场,花三十多亿美元买下六成多股权,一时间被当成“救世主”,蒙古媒体铺天盖地宣传,说要靠这矿让人均GDP翻番。 但理想归理想,现实一上手就变味了,蒙古一上来定了几条硬规矩:不准用中国的电、不准走中国的铁路、不准直接卖给中国。 电得自己发、矿得自己炼、路得自己修,问题是南戈壁那地方鸟不拉屎,风沙比人多,建电厂得先修公路、再拉煤,光这折腾就多花了好几十亿美元。 力拓以为能靠技术和资本搞定一切,结果陷进了泥潭,电厂刚动工,蒙古政府又加码——“副矿也要一并开发”,意思是铜金银一起挖。 而力拓的预算全乱套,矿种多、工艺不同,设备全得重配,时间一拖再拖,再加上蒙古要求“本地优先”,各种审批慢到让人想摔桌子。 眼看着工程一天天烧钱,项目迟迟出不了矿,力拓心里也明白,这锅一半得自己背,另一半是蒙古太爱折腾。 蒙古政府换一届就改一批政策,上一任签的协议下一任未必认,想当年拍着胸脯喊“矿让我们富”的官员,现在连账都对不齐。 本来八十公里的黄金距离,硬被政治划成了天堑,电绕不开中国,路绕不开中国,最后矿也得靠中国市场消化。 可他们就是不愿承认这个现实,一门心思往远方靠,有人调侃,这是地球上最贵的一段八十公里,能把一座富矿折腾成烂尾项目。 力拓的麻烦越滚越大,电厂三年才通电,成本涨了三成;金矿铜矿混着挖,设备换了一轮又一轮,进度拖了整整三年。 最要命的是运输,蒙古不让走中国通道,硬让矿石绕到俄罗斯海参崴出海,每吨运费多三百多美元,一年多烧两亿多的冤枉钱,力拓本想赚快钱,结果挖矿变成“挖坑”。 蒙古政府也不好过,账上等来的税收迟迟没见,反倒因为各种基建、环保保证金和贷款担保,欠债越来越多。 铜矿越挖越穷,GDP没涨,财政赤字反而破了纪录,民众上街抗议,说这矿成了“外国人的提款机”,蒙古的政客换了一波又一波,谁上台都得先解释这矿为啥还没见钱。 力拓那边也不轻松,前后砸了上百亿美元,还欠蒙古政府几百亿债,铜价一跌,账面利润就全蒸发。 项目既退不了,又赚不动,投资人骂它“买了个吞金兽”,股东会里连管理层都脸拉得比矿井还黑,最后的笑点是,这矿里95%的铜,最终还是绕了一圈卖回中国——只是贵了两倍。 中国这边倒是最淡定的玩家,被拒绝后,转头就加大在中亚和非洲的布局,哈萨克斯坦、刚果(金)一个个上马新项目;国内再生铜产能提升,进口渠道更稳。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还帮蒙古修铁路、架电线,力拓的矿区能运能发电,多半靠中国这边的基建兜底,中国一句话没多说,却成了所有环节里最不可替代的存在。 到头来,蒙古既没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也没从西方资本身上捞到多少甜头,力拓也没赢,项目成本暴涨、周期无限延长,唯一的赢家,反而是那个被排除在外、却掌握关键通道的中国。 有人总结得好,八十公里的距离,成了蒙古最远的路,它想离中国远一点,结果被现实拉了回来。 资源不是问题,会不会算账才是,地理给了它天生的优势,可一味讲“政治平衡”,最后连经济都失衡。 这就是奥尤陶勒盖铜矿的讽刺——富矿能养人,也能拖垮人,聪明过头,不懂权衡,最后连芝麻没捡到,西瓜也被人抱走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140

评论列表

火星农民工叔叔马丁

火星农民工叔叔马丁

1
2025-10-09 21:24

留地不留人

猜你喜欢

时空迷踪

时空迷踪

时空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