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1994年,曹德旺在法庭上指着庭长的鼻子说:我听说只要200万,你就能

韫晓生 2025-10-10 13:47:24

[中国赞]1994年,曹德旺在法庭上指着庭长的鼻子说:我听说只要200万,你就能包给人家打赢官司!我就不信了,这个官司我一定要打到底,还要打赢!   (信源:百度百科——曹德旺)   在商业舞台上,曹德旺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民族玻璃品牌的代言人,一生坚守诚信经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众人眼中的 “老实人”,也曾在法庭上面对不公时拍案而起,发出震撼人心的怒吼。   1994 年,福清市法院的庭审现场,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庭长孙逸民的偏心言论让曹德旺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他直指庭长,大声怒吼:“我知道你拿了 200 万包他们赢,别以为我会这样放弃!”   这一声怒吼,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法庭上炸开了锅,也让曹德旺与福建省第一建筑公司的这场官司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故事还得从 1991 年说起,那时福耀玻璃刚刚上市,筹集了两千万资金。曹德旺正谋划着下一步的商业布局,家乡福清市的领导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在家乡建设一个商业村,带领家乡人共同富裕。   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曹德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福耀玻璃出钱,地方政府划拨了 500 亩土地,项目总承包方则交给了省一建。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省一建的一系列操作让这个本应造福家乡的项目陷入了困境。省一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将工程层层转包,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下滑。   1993 年项目交付时,曹德旺亲自验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地下室漏水严重,墙体材料偷工减料,工期更是拖延了大半年。这样的工程根本无法交付使用,曹德旺当即要求省一建进行维修,并表示维修合格后才会支付尾款。   省一建当时虽然答应了下来,还写了道歉信,但当真正开始维修时,发现维修费用高昂,几乎要把他们赚的钱赔出去大半,于是省一建竟然反咬一口,将曹德旺告上了法庭。   1994 年,曹德旺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他本以为自己证据充分,过错方明显是省一建,这场官司必胜无疑。然而,庭审的过程却让他感到无比绝望。庭长孙逸民似乎有意偏袒省一建,多次打断曹德旺的陈述,对他提交的证据也不屑一顾。   曹德旺身旁的律师更是如同隐身一般,一言不发,只有他自己拿着证据据理力争。当孙逸民讽刺曹德旺比律师还厉害时,曹德旺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尽管曹德旺在法庭上义正言辞地怒吼,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对他不利,法院判决他必须交付尾款。曹德旺不甘心就这样被冤枉,他毅然决定上诉。   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找建筑专家重新勘察工业村,收集更多的证据,甚至申请冻结省一建的账户,防止对方转移资产。他始终坚信 “钱可以再赚,原则不能丢”。   终于,在2000年,这场持续了六年的官司迎来了转机。最高人民法院介入,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福耀支付尾款,但省一建要赔偿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这个结果虽然算不上大胜,但至少让曹德旺守住了底线,也让正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伸张。   曹德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坚守原则和正义的一生。他从一个 14 岁辍学的少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的董事长,背后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努力。   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累计个人捐款已达 160 亿元。他说:“拥有财富,也是背负责任。捐了,卸下重担,反而一身轻松。”   回顾 1994 年的那场官司,曹德旺的怒吼虽然有些情绪化,但那也是他对不公的一种强烈反抗。在那个司法系统还不够完善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面对强大的对手和不公正的待遇,也不能轻易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企崛起的一个缩影,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0 阅读:63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