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这个品牌, 已经和宗馥莉没有关系了, 她父亲打下的江山,她终究还是没能守住。 不过,她也没有认输。 而是带着自己创立的新品牌“娃小宗”,继续往下走。 这波操作,不能说是否明智,但也是她没有办法的抉择。 你可能不知道,宗馥莉不是没为娃哈哈拼过。早在2004年,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她就扎进了娃哈哈,从最基础的生产车间管起,后来接手进出口公司,把娃哈哈的海外业务从零散订单做成了稳定的东南亚供应链。2018年她接掌市场部时,更是想把这个“老品牌”往年轻里拽——推低糖版AD钙奶、搞国潮包装,还把线上电商从几亿营收做到了三十多亿,可这些努力,在娃哈哈几十年的传统体系面前,总像隔了一层。 老员工都知道,娃哈哈的根基在“联销体”——全国上千个经销商跟着宗庆后做了二三十年,靠传统商超、小卖部把货铺到县镇,这套模式稳了几十年,却也成了改革的绊子。宗馥莉想推线上直供,让消费者直接从工厂买货,可经销商担心利润被削,集体找过来谈;她想停掉几款卖不动的老产品,换成年轻人爱喝的气泡水,又有人说“这是砸老招牌”。宗庆后虽然支持女儿,可也得平衡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伙计,最后很多改革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她在采访里叹过“想改,却动不了根”,这话里藏着多少无奈,只有她自己清楚。 离开娃哈哈时,她没带走任何老资源,连“娃小宗”的名字都特意避开了“娃哈哈”的强绑定——不是不想沾光,是不想活在父亲的影子里。这个新品牌她从0开始搭,办公室选在杭州的文创园,团队全是95后,连产品研发都透着年轻人的思路:做冻干水果脆,特意选山东的苹果、浙江的草莓,要求零蔗糖、高纤维;推酸奶饮品,加了年轻人喜欢的益生菌,包装印上“打工人充电站”的俏皮话。有供应商说,她亲自跑了十多家农场选原料,凌晨三点还在群里改包装设计,“比在娃哈哈时拼多了,因为这次没人帮她兜底”。 有人笑她“守不住江山还硬撑”,可她在新品发布会上说过一句话:“我爸的江山是卖水卖出来的,我的江山,想卖给年轻人喜欢的生活。”这话没说错——娃哈哈靠AD钙奶、营养快线抓住了70后、80后的童年,可现在的95后、00后喝的是元气森林、吃的是良品铺子,宗馥莉做“娃小宗”,其实是想抢回这波年轻市场。她甚至没请明星代言,而是让团队拍短视频,在小红书、抖音讲“一个女生创业做零食”的故事,没想到刚上线三个月,某款冻干脆就卖断了货,后台全是年轻人留言“支持姐姐搞事业”。 这哪是“没办法的抉择”?是她给自己找的新出路。在娃哈哈,她是“宗总的女儿”,做什么都被拿来和父亲比;做“娃小宗”,她是“创始人宗馥莉”,错了能改,对了能笑,不用再顾虑“老招牌”的重量。现在她偶尔还会去娃哈哈的老工厂转一圈,看工人装AD钙奶,却再也不提过去的改革,只说“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命,我的命在‘娃小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31岁的许思敏成功掌舵娃哈哈,担任娃哈哈集团的总经理。这个94年出生的人,今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