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只看了《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不是恭维,只是没有特别多的时间。 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体是票房大卖的,从春节期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到后来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主旋律电影《南京照相馆》,《731》,本人都看了,而且都是一个人去看的。 下面是对于《三国的星空》电影的评价: 1.拍的是历史故事,但又不是历史。你要说歪曲了历史,似乎也没有,甚至我个人感觉,旁白就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 2.是动画电影,没有趣味性。其实电影开头部分,两个小孩,袁绍,曹操去偷东西,这个切入点就是非常好的,但是约往后面基本上就是打仗和尔虞我诈。其实,拍尔虞我诈也可以,就不要搞那么多真诚出来[灵光一闪] 3.电影主角是曹操么?曹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试问:一部电影看下来,对于电影里塑造的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与特质,是否符合史书里关于曹操的刻画。不论是《三国志》,《三国演义》,《品三国》,关于曹操的形象,至少是枭雄,而不是农民出身的“刘秀”吧,电影里曹操的形象,个人觉得更像是刘秀[灵光一闪] 4.把曹操拍的太真诚,却袁绍鼓吹的太精明。其实,袁绍的特质是多疑,加优柔寡断,当然这里面也怪袁绍手下谋士太多,且各个政见不同,加心怀鬼胎。 5.咱们拿《三国的星空》跟《哪吒》第一部,第二部比较,很明显观众的包容度不够。 电影《哪吒》歪曲了《封神演义》的剧本,观众接受了魔改。 《三国的星空》,仅仅是魔改了曹操的枭雄形象,曹操是奸诈无比,绝非是一个农民形象,从这一点来讲电影主角曹操,成年后的形象,动画形象是失败的,这或许是我个人认为的电影,制作一流,选材也好,就是不叫好的原因。 6.我不是电影的主创团队成员,但是通过第一部,我就已经猜到了易中天老师的良苦用心《三国的星空》,计划要拍三部,分别为魏,吴,属,也分别对应《三国志》,三本国书。 第一部,讲了曹操如何打败袁绍,中间少了刘备三兄弟,[呲牙],那十八路诸侯的集结是《三国演义》的剧本,但是刚开始曹操与袁绍共同成立联盟大军,讨伐董卓这部分应该是有的。 当然,也许我们都受《三国演义》毒害太深,我本人不是学历史的,仅仅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认识来揣测,《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不叫好的原因。 后面,第二部,第三部,甚至第N部怎么拍[灵光一闪] 我个人建议去拍蜀国,拍刘备。 曹操失败了,咱还有刘备啊,如果按照《三国志》的套路,观众们不买账,就按《三国演义》的剧本,人物形象去魔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三兄弟在徐州被打散后,经历重重困难,最后重新聚集在一起,并且“三顾茅庐”请出来了诸葛庐。 这样的故事不是很精彩么?别急着拍“赤壁大战”!!!! 我个人《三国的星空》要坚持搞下去,因为只有坚持做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单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投入与产出相比,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后面几部大卖,那么现在只能叫前期投入。但是,后面二部怎么拍,很重要。 易中天老师,老当益壮,应该坚持下去,以精美的《三国的星空》系列电影收官,不是很好吗[灵光一闪] 肯定请转帖至易中天老师,词不达意,但是我相信易中天老师能够明白我说的大概意思[呲牙][呲牙][呲牙] 祝《三国的星空》第二部,刘备大卖[灵光一闪]
199年,曹操活捉了吕布,吕布进言:“丞相为主将,我为副将,你我联手必可平定天下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