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的费用高达7万美元一具,目前珠峰上已经有340多具遗体,去年春季又增

明明很懂行 2025-10-13 11:14:30

搬运尸体下山的费用高达7万美元一具,目前珠峰上已经有340多具遗体,去年春季又增加了12具,越靠近峰顶,尸体的分布越密集。海拔超过8000米时,人体面临缺氧、严寒和脑水肿的高风险,一旦倒下几乎没有获救的可能,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每年都有人成为珠峰上的“永远路标”,那的气温能低到零下四十度,氧气稀薄到让人头脑发蒙,每一步都像在赌命,带一具遗体下山光是器材和人工就要巨额费用,夏尔巴向导得背上氧气、绳索、担架,还要额外补偿他们,搬动遗体的精神压力可不只是钱能衡量。       直升机根本没法解决问题,高空空气太稀旋翼转不起来,别说救人,连飞都很难,尸体只好留在原地,多年风雪后就成了登山路上的“座标”,有的登山者甚至被冻在一个姿势几十年,比如北坡的“绿靴子”,大家每次路过都会被震撼。       而下山路的危险更是丝毫不亚于登顶,很多人路上体力没了,氧气快耗光,遇到天气突变或者瓶颈路段堵车,就离生还越来越远。       南坡遗体更多,因为那边商业登山队多,人数太多导致难以及时清理,尼泊尔每年要派人上山处理,但依旧来不及,北坡则经过管控,每年都尽可能清理裸露的遗体或者就地掩埋,还有不少家属选择让至亲留在山上,认为那是终极归宿。       夏尔巴人搬运遗体有自己的忌讳,这让搬动变得更复杂,也推高了费用,有些遗体只能靠军队或专业队,等冰雪消融后再冒出来处理,每年因为气候变化冰层慢慢变薄,又有老遗体露头,不得不再组织新一轮清理。       死亡率每年都在变,2023年珠峰一次堵车就死了十几人,2024年虽然技术和信息更进步,但还是有好几人长眠于此,到了今年登山季新增数字依旧让人唏嘘,有人以为科技进步能让风险降低,其实自然法则从未改变,设备可以帮忙,但到了珠峰极端环境谁也不能轻敌。       搬运遗体的过程极其艰难,团队先得用热水或蒸汽一点点把遗体从坚冰里剥出来,之后才能绑好担架沿着陡峭的冰壁下降,每一步都耗费全身力气,风雪和低温随时挑战人的极限,除了体力,心理压力一样重,很少人愿意再干第二次。       留下的遗体成了路上的警示,提醒后来者不要低估这座山,从登顶到安全下撤,每一步其实都是赌命,真能平安下山才算赢,商业登山再普及费用再高,也无法消除自然的风险,珠峰每年都在用鲜活的教训告诫人类这不是简单的追梦之路。   参考信源:海外网——《亲历者回忆致11死珠峰“大堵车”:路过尸体不敢看》

0 阅读:371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