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

洞察观史 2025-10-13 11:48:03

[浮云]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撼动,一心折腾中东,从而忽视了中国的崛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度陷入自信的“霸权”幻想,认为全球无敌,至此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挑战美国的地位。 美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中东地区,从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几乎耗尽了美国的财政和军事资源。 美国不仅投入了数万亿美元,还失去了数万名士兵,试图通过武力介入中东的政局,推翻萨达姆政权,打击塔利班。然而,这些战争并没有带来美国想要的稳定,反而让中东陷入更深的乱局。 而这一切,都在无形中错过了一个更大的机会——中国的崛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路飞跃,制造业迅速崛起,科技也开始迎头赶上。美国并没有及时注意到这一变化,反而沉浸在中东的泥潭中,忽略了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蓬勃发展。 中东自2001年起成为美国战略重心,美国通过大规模军事介入,试图改变该地区的政治格局。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干预不仅没有带来稳定,反而加剧了地区冲突。 阿富汗战场上,塔利班的游击战术让美军陷入了长期的泥潭,甚至在2021年美国撤军时,塔利班再次掌权,阿富汗局势重新动荡。 美国的这些战略选择让其军费开支暴涨,国内债务压力激增,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投入被严重削弱。相比之下,中国则在默默进行内部建设,注重基础设施投资,成功减贫,经济持续增长,并在全球舞台上逐步崭露头角。 万斯在讲话中提到,中国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改革和政策引导实现的。中国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快了出口增长,并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 而中国的制造业逐渐领先全球,技术领域的投资也不断加码,这让美国未能意识到其在全球供应链中逐渐变得依赖中国。 尤其是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巨大突破。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吸引了全球市场的注意力,特别是在电动车、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领域,中国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意识到,过去的“中东战略”已经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反而使自己在全球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万斯的讲话反映了美国内部的深刻焦虑。从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的贸易战,再到拜登推行的“印太战略”,美国逐步认识到中国崛起的不可阻挡。 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开始采取各种手段限制中国的发展,推出芯片法案并加大技术封锁。然而,中国也并非束手就擒,通过政策调整和自主创新,逐渐实现了半导体产业的自给自足,甚至在7纳米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此外,美国还在努力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盟友关系,扩大对中国的围堵圈,试图通过经济、军事、科技手段实现“战略竞争”。 然而,现实却是,中国的影响力已经遍及全球,尤其是在非洲、拉美、欧亚等地区,中国的投资和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甚至有多个国家开始逐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转而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正逐步削弱。以中东为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开始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和能源消费国。 在经济方面,美国的债务已经高达GDP的120%,国内的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中产阶级逐步萎缩。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国际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 万斯的讲话提到,美国自冷战时期的“全球领导地位”逐渐退色,中国则通过稳扎稳打的内外政策,成为了新的全球竞争者。 美国的霸权地位并非永恒不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崛起只是其中一个缩影。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需要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更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维度展开竞争。 但在这场全球竞争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美国的反应,而是中国如何在不依赖外部力量的情况下,继续加速自我革新与发展。在未来的全球秩序中,可能不仅仅是“中美博弈”,而是“全球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0 阅读:0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