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撼动

古今知夏 2025-10-13 12:51:20

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撼动,一心折腾中东,从而忽视了中国的崛起,结果证明,这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还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话真没夸张。当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刚落下,美国就像中了大奖的暴发户,连账本都没算明白,就把战略重心往中东挪。 国会山的人拍着胸脯说 "没人能跟我们抢",五角大楼的地图上,阿富汗、伊拉克的标记红得刺眼,可东亚、中亚的地盘,连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他们忘了,中国那年正悄悄搞 "八五" 计划,把钱都砸在基建和工厂上;更没料到,自己在中东点的第一把火,会把中亚的 "能源蛋糕" 拱手让给中国。 2001 年阿富汗战争一打响,美国嘴上喊着 "反恐",实际心里打着小算盘:要把中亚的石油、天然气,都攥在自己手里。 他们在阿富汗建基地、修公路,折腾了 5 年,塔利班没消灭,反而把中亚各国吓得不轻 — 今天怕战火蔓延,明天怕能源通道断,个个都想找个靠谱的合作伙伴。 这时候中国来了。不派一兵一卒,只带合作方案:帮哈萨克斯坦修油气管道,让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直接通到中国家里;帮乌兹别克斯坦建公路,让中亚的货物能更快卖到中国。 等美国 2021 年灰溜溜从阿富汗撤军时,中亚早成了中国的 "能源后院",现在中国从中亚买的天然气,占了进口总量的 40%,上合组织的成员国也从 6 个扩到 9 个。而美国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军事基地,和当地人一句 "再也不信美国了"。 美国在中东烧的第二把火,更亏 ,把 "美元石油霸权" 的护城河给烧漏了。2003 年打伊拉克,对外说要找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其实内部文件写得明明白白"控制伊拉克石油,让大家都用美元买油"。那时候美国多自信啊,觉得只要攥住伊拉克的油,美元就能稳坐钓鱼台。 可战争一打完,伊拉克的石油体系全乱了。西方石油巨头想进来分一杯羹,结果天天被地方武装骚扰:今天炸输油管,明天拦运输车队,石油出口量怎么都上不去。 中国又瞅准机会来了,不搞 "抢资源" 那套,只做 "长期生意",帮伊拉克修炼油厂、升级输油管,条件就一个 — 我们优先买你的油。 到 2023 年,中国已经成了伊拉克最大的石油买家,一年要拉走 6000 多万吨。最让美国睡不着觉的是,2022 年中国和伊拉克、沙特悄悄搞了件大事,石油用人民币结算!现在伊拉克卖给中国的油,15% 都是用人民币付钱。美国想靠伊拉克巩固美元霸权的算盘,彻底碎了。 最可惜的是,美国在中东烧掉的 6 万亿,本该是用来守住自己家产业的。2001 到 2021 年,美国把一半以上的科研预算都砸进了军事里,一会儿搞无人机,一会儿搞精确导弹,可民用科技和基建全扔在了脑后。 那时候美国的铁锈地带,工厂一个接一个关门,高速公路裂着大缝,桥梁老化得不敢走重车;芯片产业也往外跑,三星、台积电在亚洲建工厂,美国本土的芯片产能从 40% 跌到了 12%。 而中国把钱都花在了 "刀刃" 上。2008 年推 "四万亿计划",专修高铁、建机场,10 年时间把高铁修到 3 万公里,全国连成一张 "经济网";2015 年搞 "中国制造 2025",砸钱研发芯片、新能源, 现在中国的光伏组件占了全球 80% 的产量,电动汽车卖得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多。等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想回头搞 "产业回流" 时才发现,中国早就在这些领域,建起了美国越不过的坎。 现在美国想把战略重心转去亚太,可手里的牌早就不多了 ,中东的烂事没收拾完,国内基建和产业跟不上,盟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 万斯的演讲,哪里是 "战略复盘",根本是 "迟到的惊醒":美国以为靠打仗能守住霸权,却忘了真正的竞争,拼的是能不能看准时机,能不能把钱花在对的地方。而这 20 年,美国在中东浪费的每一分钱、每一秒,都成了中国崛起的 "垫脚石"。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