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女兵银金花在一次和日本的会战中,发现阵地上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枪也没

代天谈历史 2025-10-13 18:48:16

1941年,女兵银金花在一次和日本的会战中,发现阵地上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枪也没了子弹,于是她拿着大刀向七个日本人冲去。 银金花1912年出生在河南漯河一个大家族里,家里上下四十二口人,日子本来过得挺滋润的。那时候的漯河还是个小县城,靠着淮河边上,家里人多,院子大,她从小就不是那种娇滴滴的闺女。爷爷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带了套祖传的银家枪法,每天一早就在院子里练,她五六岁就开始跟着捅枪杆子,学那挑刺扫腿的招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飞机就往中原扔炸弹。漯河那次轰炸来得突然,炸得街头成废墟,她全家躲在地窖里,结果弹片四处飞,房子塌了,全家都没逃出来。她从瓦砾堆里爬出来时,手上脚上全是伤,亲人一个不剩,就她活下来。 那年她二十五岁,从小到大的依靠全没了,只能背个破包袱,四处讨饭逃命。路上她挖野菜啃树皮,睡破庙躲搜兵,脑子里就转着一个念头,得找机会报仇。流浪两年,她晃荡到长沙,那边正打得火热,她看到街头招兵的布告,就觉得这是条出路。 1939年,她去第九战区的征兵点报名。负责的士兵一看是个女的,就想赶她走,说女人上战场不合适。她站那儿不动,卷起袖子露胳膊上的老茧,讲了自己的家事,还说自己会功夫,能打仗。军官听了,让她试试身手,对付一个卫兵五招。要是挡住,就让她入伍。那卫兵是个壮汉,拿着棍子冲上来,她闪身躲开,借劲儿推他,肘击膝顶,一套下来把人放倒。军官一看行,就批准了。她剪了短发,换上军装,编进步兵连,从此扛枪上阵。 入伍没多久,就赶上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她当时是新兵,跟着部队守汨罗江一线,日军渡江上来,她端着机枪扫射,子弹打得日军抬不起头。那仗打得胶着,她班里好几个弟兄中弹倒下,她拉着伤员后撤,胳膊上还挨了一刺刀。仗打完,她升了班长,继续操练。部队纪律严,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跑步挖壕,枪上膛时手稳得像铁。 转眼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卷土重来,银金花的连队奉命死守浏阳河防线。那河水浅,岸边芦苇多,日军从对岸架桥过河,她们部队埋伏在高坡上阻击。开战头几天,炮弹子弹像雨点,她端枪射击,瞄准日军头目一个个点名。 战友们轮番上阵,有人胸口中弹,有人腿断了还爬着扣扳机。她带的班组打到弹药见底,阵地上一片狼藉,只剩她一个人站着。枪管烫手,子弹打光,她扔掉枪,抄起大刀冲下去。七个日军爬上坡,看清是个女的,就起了歪心思,想活捉她当乐子,扔枪抽刺刀围上来。 她没退,抡刀就上。第一刀挑翻一个,第二下横扫第二个,动作快准狠,借着银家枪的底子,刺挑砍劈连成串。那些日军没想到她这么猛,慌了神,有人想从侧面钩她腿,她矮身躲过,反手一肘砸鼻梁,再补刀。剩下几个夹击,她转圈应对,刀刃上血迹斑斑,手臂被刺中,骨头都露出来。她咬牙顶住,一刀接一刀,最后把七个全放倒。坡上尸体横七竖八,血水渗进土里。她喘着气,捡了支刺刀插腰上,腿上胳膊上全是伤。 刚歇口气,一发炮弹落下来,把她炸晕过去。援军从下游赶到,发现她时人已经昏迷,抬到野战医院抢救。三天三夜,医生缝针输血,她才醒过来。 医院帐篷里药味重,她躺着养伤,遇上同部队的周辉榜,他腿中弹,也在邻床。两人聊起战场旧事,慢慢熟络。 1945年日本投降,部队整编,他们结了婚,离开军营回湖南宁远县老家。那里山多地少,他们租小屋,种地养鸡,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守着过日子。她力气大,帮邻居劈柴扛米,从不提当年打仗的事,就说自己会点拳脚。 八十多岁时,周辉榜先走了,她守灵时双手叠着,眼睛干涩。儿子后来也病故,她一个人住村头小屋。八十六岁那年,手臂旧伤肿了,她去镇上诊所瞧。医生掀袖子一看,疤痕狰狞,骨头痕迹还在,以为她遭家暴,偷偷报了警。民警上门查,她才把从军经历抖落出来。 民警劝她登记英雄,她摆手说不用,就想安静过,不求补助不添麻烦。 那些年她杀了七个日军,不是为了出名,就为报家仇,替死去的亲人出气。抗战那会儿,像她这样的女兵不少,隐姓埋名一辈子,战后回家务农,没要过一分钱。 抗战胜利七十多年了,她见证了从炮火到太平的变迁。她的疤痕还在提醒,那段血债得记着,别忘本。

0 阅读:0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