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报道,四川西昌一女子网购了一些皮蛋,收到货后,她拿出7个和家人分享,结果吃

湖锦行 2025-10-14 09:23:26

10日报道,四川西昌一女子网购了一些皮蛋,收到货后,她拿出7个和家人分享,结果吃完没多久,大家就出现上吐下泻、昏迷等症状,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网友:难道还要加热了再吃?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四川西昌的景女士网购了些皮蛋,做了盘家常凉拌菜和家人分享。收到货当天就兴冲冲剥了7个,切好后拌上酱油、醋和辣椒油,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可谁能料到,饭后不到两小时,家里人就陆续不对劲:先是胃里恶心,接着就是止不住的腹泻。 家人赶紧拨打120,将四人紧急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 四人都出现感染性休克。 这个结果让景女士悔不当初,她怎么也想不通,常吃的皮蛋怎么会这么危险? 医生解释,皮蛋的制作靠碱性物质让蛋白质凝固,这种工艺没法像高温蒸煮那样彻底杀死细菌,沙门氏菌可能藏在鸭蛋本身,也可能在加工、运输、储存时“趁虚而入”。 尤其是那些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皮蛋,卫生条件没保障,细菌更容易滋生。 医生的话不仅点醒了景女士,也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吃了几十年凉拌皮蛋,第一次听说还要加热”。 还有人后怕“昨天刚吃了凉拌的,现在肚子都有点慌”。确实,在很多人印象里,皮蛋就是“凉菜代表”,剥壳即食是天经地义。 可就是这个习以为常的习惯,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由于沙门氏菌怕热不怕冷,常温下能存活好几个月,但只要70℃以上高温加热5分钟,就能被彻底杀死。 想要吃皮蛋不踩坑,其实只要做好3步就行了。第一步是“选对”,别买散装、无包装的皮蛋,去正规超市或靠谱网店,认准“SC生产许可证”和“无铅工艺”标识,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别贪便宜买“三无产品”。 第二步是“检查”,收到货先看包装有没有破损、蛋壳有没有裂纹,打开后如果有刺鼻氨味,直接退货别吃,要是表面有黑色斑点或白色结晶,不用慌,那是正常的碱性物质析出。 第三步是“做对”,千万别再直接凉拌了,剥壳后切块蒸5-8分钟,或者煮进粥、下进汤里,实在想吃凉拌,也得用沸水焯烫1分钟,虽然口感会稍有变化,但能给健康加道“防火墙”。 网购皮蛋时还有个细节要注意:保留好订单截图、包装信息和购物凭证,万一买到不合格产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不仅能要求“退一赔十”,如果造成人身伤害,还能索赔医疗费、误工费。这既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让商家重视食品安全。 虽然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味要吃,但科学的饮食习惯更得有。别为了追求“原汁原味”的口感,就把健康抛在脑后,一个小小的加热动作,就能避免一场可能发生的家庭悲剧。 希望景女士一家能早日康复,也希望更多人能记住这个教训,吃皮蛋时多一分谨慎,让家常美味真正变成“安心美味”。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极光新闻2025-10-11——一家6口食用皮蛋后4人中毒,2人病情危急需透析,医生提醒:食用前需充分加热!

0 阅读:14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