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AI的智力可能超过全人类的总和这个预言听起来像科幻电影的桥段,不像新闻。 但马斯克在继2024年4月8日之后又发出论断:他认为,2026年AI能超越个体人类智力,2030年则能超越全人类智慧总和来源 可冷静下来一想,这不是让咱们绝望的信号,更像是叫醒咱们的闹钟。 咱们真正怕的,不是AI会取代我,而是万一真被取代了,我该怎么办。 先听听保守派专家怎么说。 不少业内人觉得,马斯克说的时间表太极端了。 但也有不少证据能支撑马斯克的说法: DeepMind出过一份报告,说AGI在2030年赶上人类智力是有可能的,但同时也警告,要是AI失控会有风险。 谷歌相关的一份报告里说算力就是权力,还推测未来AI的模型规模、数据量、算力会一起增长,可能带来爆发式突破。 再看就业变化,Indeed的报告显示,最近新发布的岗位里,大概26%可能会被生成式AI彻底改变——也就是说,冲击已经开始了。 所以说,马斯克的预言不一定全对,但绝不是空穴来风。 与其把它当成让人恐慌的末日预告,不如看作一种最坏情况的提醒,这样反而更靠谱。 慌过之后,咱们得冷静看看现在的情况。 AI带来的变化已经在咱们身边发生了,可能你没留意,但世界真的在被改变。 先说说哪些基础岗位最危险 要是你现在做的是那种重复、简单、能按流程走的工作,那可得小心了,这些岗位被AI替代的风险特别高: 像数据录入、核对数据、做报表、简单对账这些机械性工作,AI做起来又快又不累,比人靠谱多了。 还有客服、接电话、回答常见问题这些,现在好多公司都用智能客服或者自动回复了,人干的活越来越少。 就连初级程序员写简单代码、套模板编程,AI也能帮忙——GitHub上的Copilot工具,已经能帮着写不少代码了。 还有编辑写新闻稿、电商写文案、做内容初稿这些套模板的创作,现在AI写标题、写段落都不新鲜了。 自从ChatGPT上线后,美国22到25岁的年轻程序员,就业人数比最多的时候少了快20%,尤其是那些只做重复编程的人。 也就是说,年纪轻、没经验、技能容易被替代的人,最先受影响。 再说说哪些职业不容易被替代 这些职业一般有这些特点: 那些场景复杂、没法提前预料的工作,比如现场急救、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复杂的谈判、应对危机,这些AI搞不定。 需要跟人深度交流、讲感情、靠信任的工作,比如心理咨询师、创意导演、品牌代言人、搞艺术的,还有深度访谈,这些得有人的温度才行。 要做价值判断、处理道德难题、制定长期策略的工作,比如制定公共政策、审查伦理问题、参与全球治理、处理法律判例,这些AI没能力做。 2030年AI会变成什么样,没人知道。 马斯克的预言可能被夸大了,也可能是个及时的警钟。 咱们没法阻止技术进步,但能选择怎么面对它。 那你呢?你觉得自己手里最不怕被AI抢走的王牌是什么?从这个王牌出发,就是你未来的立足点。
中国的稀土反制美国,我是有疑惑的!在这里美国的谷歌AI的回答真的幽默风趣!我问
【71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