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突然“退烧”!这波整顿太解气,早该治治这些乱象了   最近不少人发现,朋友

周律鸣法 2025-10-15 09:50:02

马拉松突然“退烧”!这波整顿太解气,早该治治这些乱象了   最近不少人发现,朋友圈里晒马拉松奖牌的少了,原本排满周末的赛事突然集体“刹车”。距离开赛只剩半个月的北京龙形半马,说停就停;山西临汾、长治的赛事刚完成报名,就贴出取消公告;四川大竹、河北蠡县的比赛更干脆,连欢乐跑项目都一并取消。   短短十几天,全国至少十余场赛事宣布暂停,组委会忙着退费补偿,跑友们虽遗憾却大多拍手称快。   这波“退烧潮”绝非偶然。央视网早就点出,前两年马拉松热得离谱,2024年全国一年办了749场,平均每天两场还不够抢,可热闹背后全是问题。   真正的转折点在今年,中国田协7月直接发文整顿,明确没医疗能力的小城市别瞎办全马,安全责任必须落实到人。显然,各地取消赛事,正是跟着官方态度动了真格。   说真的,这波整顿来得太及时了!前两年的马拉松早就不是健身,变成了地方的“面子工程”、跑友的“坑钱陷阱”,更是老百姓的“周末噩梦”。   先说说那些劳民伤财的“面子活”。以前办马拉松是展示城市活力,现在倒好,连小县城都跟风攀比,一门心思要“国际范儿”。   有圈内人爆料,有的区县赛事一半预算都花在请外籍选手上,就为了让冠军领奖台有“外国面孔”,显得有排面。可钱花完了,该有的保障却没了。   中国田协要求每5公里设医疗点,有的赛事10公里都见不到一个急救员,计时毯更是摆着看的,跑完全程连成绩都录不上。这哪里是办赛事,分明是花钱买噱头。   再说说跑友踩过的“坑”。热门赛事中签比抢春运票还难,普通人拼运气,有钱人却能花几千块买“直通名额”。更气人的是花了钱还得冒风险,沈阳马拉松刚出过事,冠军冲线后直接晕倒在领奖台,就是因为补给和降温措施不到位。   这还不是最糟的,2021年白银马拉松21人遇难的悲剧,不就是因为赛道没补给、救援跟不上吗?这么多教训摆在眼前,还有主办方把安全当儿戏,实在让人揪心。   最受罪的还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周末想送孩子上课、陪老人看病,一出门全是封路牌,绕路能绕出几公里远。   有网友吐槽,上次为了赶火车,硬生生被赛事封路耽误了40分钟,差点误车。赛道旁边更没法看,喝完的水瓶、吃剩的补给袋扔得到处都是,环卫工人得打扫大半天才能恢复原样。这哪是全民健身?分明是给大家添乱。   说到底,乱象的根子就是“政绩冲动”。地方把马拉松当成了“城市名片速成班”,只想着办得热闹、上新闻,却忘了赛事的本质是服务大众。   还好中国田协出手了,新规直接卡住关键处,同一公司14天内不能办两场比赛,关键岗位必须是正式员工,不准用临时工顶包。这些规定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想办赛可以,先把安全和服务做到位。   这波马拉松“降温”,与其说是赛事取消,不如说是一场“及时雨”,浇灭了虚火,也浇醒了那些沉迷“面子”的主办方。   其实大家不是讨厌马拉松本身,而是讨厌变了味的马拉松。上海的赛事就做得明白,16个区搞“一区一品”,不拼外籍选手拼赛道体验,这样的比赛谁会不支持?   中国田协也说了,不是不让办赛,而是要多搞欢乐跑、亲子跑这类接地气的活动,这些才是真正的全民健身。   体育的本质从来不是攀比,而是让更多人动起来。就像央视说的,办赛事得讲科学、守规矩,不能被“面子”牵着走。现在马拉松慢下来了,正好能好好想想:办赛到底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百姓?怎样才能让跑友跑得安心、百姓看得舒心?   参考信源:马拉松赛场递国旗被罚:有些乱象该消停了 光明网评论员

0 阅读:57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