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是中国国运的“战略机遇期”!很多人以为,这场战争是欧洲的不幸。错了!真相是,如果没有这场冲突,美国和欧洲不会衰落得如此之快;俄罗斯也会腾出手来,成为我们的北方隐患。这场战争,客观上为中国的崛起争取了最宝贵的十年! 要是没有这场冲突,美国和欧洲不会衰得这么快,俄罗斯也腾得出手来盯着北边,咱们想顺顺利利发展,难度得翻好几倍。 先说说美国。以前这国家多横啊,就算自家工厂往外迁,靠着推动北约东扩,照样把欧洲盟友捏得死死的。可冲突一爆发,这套玩法就玩不转了。 为了给乌克兰送武器、发援助,美国每年得掏几百亿美金,2025 年的军费直接涨到 8950 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3.15%,到 2026 年更离谱,一下冲破万亿大关,比前一年涨了 13%。这么多钱砸进去,军工生产线忙得连轴转,连民生方面的投入都得压缩。 你想啊,以前美国还能集中精力在亚太找茬,今天制裁这个企业,明天派军舰闯南海,现在钱和精力都被乌克兰战场拖走了,就算想卡咱们脖子,力道也没那么足了。就说半导体吧,美国本来想把中芯国际卡死,可自家军工订单都排到明年了,哪还有多余产能管别的? 这要是没冲突,美国不用花这笔冤枉钱,肯定能攒着劲儿跟咱们掰手腕,咱们的科技突破得难上多少倍。 欧洲的日子更不好过。为了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欧盟自己倒亏了 2400 亿欧元,这笔账算下来,比俄罗斯的损失多了好几倍。就说德国,以前靠俄罗斯的便宜天然气搞工业,日子过得滋润得很,现在能源价格涨上天,2024 年的工业产值比疫情前还低 10%,连续两年经济都在往下掉。 机械设备、汽车这些当家产业的出口全在降,企业投资跌了 2.8%,老百姓连花钱都变得抠抠搜搜。巴斯夫那样的大公司实在扛不住,干脆把生产线搬到中国来了 —— 这要是没冲突,人家好好的在欧洲赚钱,哪会想着往咱们这儿挪? 更关键的是,北约内部彻底吵翻了:匈牙利死活反对制裁,马克龙天天喊着 “欧洲要战略自主”,以前美国说一不二的日子早没了。要是没这场冲突,欧洲经济增速说不定能稳住 2%,和美欧联手卡咱们脖子,那时候咱们在贸易、科技上都得处处受制,哪有现在这么从容。 再转头看看俄罗斯。以前俄跟咱们关系是不错,但总有点 “两边讨好” 的意思 —— 一边跟欧洲做能源生意赚大钱,一边在中亚跟咱们抢机会。中吉乌铁路谈了多少年,就因为俄罗斯不乐意,一直搁着没法开工;里海的能源开发,它也总想着占份儿。 北边虽然没领土争端,但它手里有足够的军力,多少是个隐性的牵制,连在南海都想跟越南合作开发油田,背后给咱们添堵。可冲突一打,西方把俄罗斯的路全堵死了,它只能一门心思往东边看。 2023 年咱们从俄进口的原油就到了 1.07 亿吨,比从沙特买的还多,现在能源占了俄罗斯对华出口的 75%,光石油就占了 47%。2025 年 9 月更关键,中俄蒙三国签了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的协议,这条管道每年能给咱们送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一签就是 30 年,普京还特意说 “给中国的价格肯定比欧洲便宜”。 以前卡着的中吉乌铁路也开工了,从新疆喀什出发,穿过中亚就能通到亚欧大陆桥;海参崴也对咱们开放了,东北的货物出口一下子近了好多,运输成本降了一大截。 连俄罗斯原本跟越南在南海搞的石油项目,2023 年夏天也主动退了 —— 要是没这场冲突,俄罗斯哪会这么干脆?它肯定还在东西方之间摇摆,咱们想搞稳定的能源通道,难度得大十倍。 咱们自己也没浪费这个机会。西方企业从俄罗斯撤了之后,留下的市场空白全被咱们填上了。就说高端机床吧,2021 年卖给俄罗斯才 1.2 亿美元,到 2024 年直接冲到 35 亿,占了俄罗斯七成市场。 科德数控这些企业,借着给俄罗斯调试设备,把重载加工的技术练得更熟了,等于提前攒了搞半导体、航空航天的经验。能源方面更稳了,“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加上中吉乌铁路,等于绕开了马六甲海峡,不用再光靠中东石油,就算那边出点乱子,咱们的能源供应也不愁。 国际上的局面也变了,美欧的口碑跌了,越来越多国家不想跟着他们走。金砖国家从原来几个扩到 10 个,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2024 年交易量都到 175 万亿了,虽然 SWIFT 统计的支付占比才 2.88%,但好多交易根本不走 SWIFT,实际能用人民币结账的地方越来越多,这要是没美欧衰落留出的空当,哪能发展这么快?
中国武器下一个需要实战检验的,很可能就是能不能击落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眼下来
【5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