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

幕沧小澜 2025-10-15 16:50:00

[浮云]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军官,他把那22平方公里的小岛,愣是挖成了“地下迷宫”,18公里长的坑道四通八达。   现在台湾在防御上最核心的一招,就是把各种关键武器、战机、坦克都往山里和地下搬。   他们在中央山脉修了佳山基地,里面能停上百架战机,澎湖的地下工事则成了装甲车的“车库”,油料和维修点全都藏在里面在战火刚打响的时候,不让自己的装备暴露在第一波火力下,留着后面再用。   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在学硫磺岛那一套,不在地面硬碰硬,而是把防线和人全部藏到深处,等机会出来打一枪,再缩回去,然后换个地方再搞一次。   战术的底层逻辑很简单,硬靠地下工事拖时间,消耗对手的耐心和精力,不同的是现在台军加了点现代化装备,比如无人机和移动导弹,但本质还是那条路子。   问题在于,这种躲在地下的玩法在现代战争里已经很难占到便宜。钻地弹出现后,几十米的岩层和厚墙都挡不住,专门打地下目标的武器可以直接把工事入口、通风系统、线路全砸掉。   一旦出入口被封死,地下的人和装备就跟被关进罐头里没区别,既出不去也没法和外界联络。   更要命的是补给问题,台湾是岛,所有油料、弹药和设备零件都靠海运或空运补进来。就算地下库里藏了不少物资,战争一旦打起来,补给通道很可能会被海空力量切断。   地下基地里的资源就是用一点少一点,战机没油飞不起来,坦克没弹药只能停在原地。堡垒再坚固也撑不了多久,最后只能等着被耗干。   台湾坚持这种策略是因为硫磺岛让美军付出很大代价。战术制定者希望也能让解放军在登陆和推进过程中承受高伤亡,从而动摇继续打下去的决心。   但当年的硫磺岛守军是断了外援的死战,知道不可能有人来帮,依然打到最后,而台湾的做法是想着撑到外援赶来救场,这从出发点上就不一样。   现代战争不是二战的水平,光靠硬顶没法守住。电子战可以让通信直接瘫痪,地下的指挥所变成聋子和瞎子;   卫星和无人侦察机能精准找出掩体位置,紧接着就是点名打击,一旦进入封锁期,补给断掉,防线越厚越成了困死自己的墙。   这种依靠拖延来求援的模式,很可能在真正的冲突中变成自我封闭。到最后装备困在地下动不了,指挥失去信息,各个据点孤立无援,表面看是防守,其实是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不动的死局。   台湾寄希望于深挖坑道保安全,但在现代战争里,这个想法从头到尾都是高风险。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