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轮战时,我方允许越军来收尸,但规定他们要打红十字旗,50人以下,不准带武器。

蕊蕊聊过去 2025-10-15 18:50:41

老山轮战时,我方允许越军来收尸,但规定他们要打红十字旗,50人以下,不准带武器。一次,越军来了六七十人,未举旗,还带着枪。解放军也没客气,一顿齐射把收尸队全部撂倒,越南人再也不敢来收尸了...... 1984年夏,老山边境热浪滚滚,一队越军身影在丛林中晃动,他们本该举着红旗来领走同伴遗体,却没了踪影,只剩枪影晃荡。这约定本是人道一隅,怎么就成了杀机四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中越边境那会儿局势挺紧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家卫国,在云南老山一线打响自卫反击战。1984年4月28日,我军主力部队顶着大雨,翻山越岭,收复了老山主峰和周边高地,稳住了战略要道。从那以后,各大军区轮流上阵,担起防御重任。官兵们在潮湿的丛林里挖工事,拉铁丝网,天天盯着对面动静。越军不死心,小股部队老试探,炮弹时不时飞过来,炸得山头尘土飞扬,但每次都被我军打回去。 转眼到了7月,越军憋不住了,调来三个师九个团,差不多两万人,带了大堆火炮和火箭筒,直奔松毛岭。情报来得准,我军早有准备。7月12日凌晨3点,炮兵拉开架势,第一轮炮火覆盖阵地前五百米,越军藏身的地方顿时乱套,两名营长没了命,士兵伤亡一大片。十分钟后,第二轮炮击接着来,照明弹把夜空照得亮堂堂,敌后续部队暴露无遗。 清晨5点,越军先头摸上来,枪声就密集了。双方对峙,手榴弹炸得阵地摇晃。炮兵没闲着,继续砸后续梯队。中午炮弹有点紧巴巴,越军钻空子占了164高地一小会儿。下午补给一到,我军炮火又猛起来,高地立马夺回,越军只剩几个漏网之鱼。   这场松毛岭仗打到13日,越军六个团基本打光,留下了三千七百多具尸体,堆在山坡沟里。叶剑英同志看了战场录像,直感慨,自淮海战役后没见过这么多敌尸。这仗赢在情报准、炮火狠,彻底砸了越军“MB84”反扑计划。老山阵地就这么稳了,边防线牢不可破。 大战一结束,老山那气候热得像蒸笼,又多雨,尸体腐烂快,臭味直往鼻子里钻,官兵吃饭都费劲。战场上卫生得管,我军出于人道,通过无线电通知越方,可以来领遗体,但得守规矩:挂红十字旗,五十人以内,不带武器。这不光是为他们着想,也是防着他们耍花招。规定明明白白,传单都打了出去,白天行动,遵守就没事。 过了几天,7月14日,越军回话了,说要来人。情报一查,人数不对劲,六七十号人。队伍从对面山脚出发,没见旗子飘,个个带枪,腰里还别着手榴弹。快到中线时,他们卸包架高射机枪,对准我方阵地。明显不是老实收尸,是想借机捅刀子。哨兵一看不对,赶紧上报。指挥部判断清楚,这违反约定,得回击。   我军没含糊,机枪炮火齐上,敌队全灭,无一跑掉。尸体就地扔那儿,越军从此再没来过。这事儿说白了,越军自己不守信,表面收尸,骨子里想偷袭,自找苦吃。我军这么办,合情合理,保住了安全。 战场规矩得有人守,不然乱套了。我们军队一向讲人道,但碰上不讲理的,也得硬气回应。这不光是教训他们,也是给边境秩序上把锁。 尸体堆着,问题没完。臭味越来越重,苍蝇满天飞,官兵戴防毒面具巡逻,饭都咽不下去。防化兵上场,用火焰喷射器烧,洒消毒水和除臭剂,一点点处理干净。疫病风险没了,阵地卫生恢复了。这活儿干得细致,体现了人民军队的责任心。老山轮战就这样一步步稳下来,官兵轮换着守,边疆安宁了。   回想这十年轮战,从1984到1993,我军伤亡不大,但越军丢了三万多人,其中一万一千多被击毙。老山成了他们的心病,反扑不成,收尸也栽跟头。情报和炮火是我们赢的关键,越军老兵后来回忆,炮击准得吓人,先头跟我们贴身干,后头支援全断。164高地那仗,他们占了没多久,就被打出去。 这不光是军事上压他们一头,更是我们纪律严、组织好的体现。越军那边,部队减员重,补不齐,慢慢就消停了。 老山故事告诉我们,保卫家园得靠实力,也得讲原则。人道不是软弱,规矩就是底线。越军那次违规,换来全队覆灭,够他们长记性。我们军队从不主动惹事,但事来了绝不手软。      

0 阅读:134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