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女中豪杰!荷兰刚开始冻结中资企业,妄图在半导体上限制我国发展,不料董明珠

半芹看历史 2025-10-15 20:58:34

中国当代女中豪杰!荷兰刚开始冻结中资企业,妄图在半导体上限制我国发展,不料董明珠带资30亿入局网友神评;大姐可不是白叫的! 众所周知,这已不是荷兰第一次实行的技术封锁了,这一次董明珠能成功吗? 时间倒回 2018 年,当董明珠喊出 “哪怕倾家荡产也要造格力芯片” 时,质疑声铺天盖地:“空调厂做芯片是异想天开”“30 亿连台光刻机都买不起”。但她没被舆论裹挟,悄悄成立微电子公司,从空调主控芯片这个 “小切口” 起步。彼时,国内家电行业的核心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疫情期间,一颗芯片涨价就能让整条生产线停摆,一天亏损几十万的案例比比皆是。董明珠的坚持,正是看到了产业链的脆弱性。 如今闻泰科技因核心资产受制于人陷入困局,更印证了她的远见。作为曾经参与闻泰收购安世半导体的投资者,董明珠早有布局:一边通过外部投资熟悉半导体产业逻辑,一边暗度陈仓制造属于自己的研发体系。珠海的碳化硅工场成为了亚洲第一座全部自动化基地,设备自研、能耗比进口产品低 15%;2022 年格力研发投入增幅达 20%,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 30%,这些数据背后,是 “不追短期回报、只握核心技术” 的定力。 这次追加的 30 亿,投得精准且务实。资金并未分散到陌生领域,而是聚焦空调主控芯片与功率半导体,形成 “设计 - 制造 - 自用” 的闭环:用格力每年上亿台家电的庞大需求反向拉动研发,既解决了芯片的应用场景问题,又避免了 “为研发而研发” 的资源浪费。这种 “以用带研” 的打法,像极了华为自主创新的路径 —— 自己造、自己用,在实践中打磨技术,越用越强。 更难得的是,董明珠的 30 亿资金不止单单是资金方面的投入,同样也是对于这个行业的“唤醒信号”。近几年,不光企业凭着 “芯片概念” 圈钱,高调入场后又悄悄解散团队;而71岁的她仍在一线拍板研发方案,扛着盈利压力拒绝 “走捷径”。她的逻辑也十分的理性并不会急功近利:芯片研发原本就不可能 “一蹴而就”,一款中端的芯片从设计到全面量产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3-5 年周期,与其纠结 “30 亿够不够”,不如先在细分领域突破 —— 如今格力自主空调芯片性能比肩进口产品,价格还低 20%,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 30 亿背后,还有 “抱团破局” 的深意。有消息称,格力不仅自己研发,还牵头成立 “家电芯片产业联盟”,联合 20 多家企业攻克制造难题,甚至分享研发经验给同行。在工信部 “2025 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达 70%” 的目标下,这种 “不单打独斗” 的模式,正是中国芯片产业需要的合力。 有人说董明珠 “疯了”,但闻泰的教训早已说明:依赖外部合作如同沙上建塔,地缘政治波动下随时可能崩塌。董明珠的 30 亿,砸的不是钱,是中国企业 “掌握自己钥匙” 的决心 —— 核心技术就像家里的钥匙,别人给的随时能收回,只有自己造的,才能让企业走得稳、走得远。 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一个时代的启示:中国芯片的突破,需要更多像董明珠这样的实干派,不被短期利益裹挟,一步一个脚印在研发路上深耕。毕竟,真正的底气,从来都在自己手里。

1 阅读:2737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78

用户17xxx78

21
2025-10-16 11:14

女中豪杰

哎妈呀

哎妈呀

20
2025-10-16 09:45

这个女人虽然有点自恋,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没出过差

用户10xxx67 回复 10-16 10:29
人无完人,她已经足够优秀了。

月球用户66XXXX658

月球用户66XXXX658

15
2025-10-16 08:09

格力能成功不是偶然

用户11xxx47

用户11xxx47

6
2025-10-16 09:18

董大姐加油!

流汗不留憾!

流汗不留憾!

6
2025-10-16 10:44

只买格力!懂才是真正的企业家!!!杨柳雨只是玩资本赚钱的商人

红木情缘

红木情缘

5
2025-10-16 16:02

董姐的眼力与视野不是弹琴的,足足的狠、准、快和辣。

猜你喜欢

半芹看历史

半芹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