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宣布了 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菲方称此举是为了加强民间交流和促进合作,但明眼人都看出,这背后是菲律宾旅游业撑不住的无奈之举。 要知道疫情前中国可是菲律宾第二大游客来源地,2019年光中国大陆游客就去了170多万人次,那会儿马尼拉机场每年能接待2500万人次,宿务的机场也跟着热闹,不少中国游客落地后直奔长滩岛、薄荷岛这些热门景点,带动的住宿、餐饮、潜水项目能撑起不少地方的经济。 可这几年数据简直没法看,2023年中国赴菲游客才26万多,就算2025年7月回升到31万多,跟疫情前比还是差了一大截,相当于硬生生少了上百万的消费者。 菲律宾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经不起旅游业掉链子,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全国有27.2%的家庭正在经历非自愿饥饿,超过一半的人觉得自己生活贫困,马科斯的支持率都跌到25%了,这可是 2007 年以来总统中期支持率的最低水平。 本来农业和基建就指望不上,农业拨款花了不少米价还在涨,杜特尔特时期的“大建特建”项目好多都因为没钱停工了,旅游业这种能快速拉现金流的产业自然成了救命稻草。 更要命的是周边国家都在抢中国游客,越南前8个月就接待了350万中国游客,同比涨了44.3%,还搞了跨境旅游合作区,游客能“一票游两国”;马来西亚更直接,跟中国互免签证后,上半年中国游客就达 218 万人次,直接超过去年全年,以前的“东南亚旅游一哥”泰国虽然有点下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菲律宾现在看着邻居们赚得盆满钵满,能不急吗?要知道中国游客消费力可不低,早几年日均消费就快 200 美元,换成比索就是近 1600块,不管是买特产还是玩项目都舍得花钱,这对现在缺外汇的菲律宾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选马尼拉和宿务这两个机场入境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本质上是能力有限只能先集中资源。马尼拉机场有四个航站楼,年吞吐能力 2500 万人次,是菲律宾最大的航空枢纽,2021年就算下滑也还是全国第一。 宿务的机场则是南部的门户,而且菲律宾正在推进宿务到保和的跨海大桥,明显是想把南部的旅游资源串起来,先通过这两个点把游客接住再说。这种“掐尖式”开放也藏着无奈,毕竟其他机场的接待能力和防疫配套跟不上,万一搞砸了更麻烦,只能先把最拿得出手的两个门户亮出来。 其实 2023 年菲律宾试过一次电子签又暂停了,当时可能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靠国内游客或者其他客源地能撑住,结果现实给了狠狠一击。现在东南亚旅游格局都在变,越南、马来西亚都在靠签证便利化抢人,菲律宾要是再端着,可能真要被边缘化了。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你不主动伸手,自然有人抢着要。 说白了这波恢复电子签根本不是什么“加强交流”的体面话,就是旅游业实在扛不住了,只能放下姿态赶紧抢客源,要是再抓不住中国游客,那些靠旅游吃饭的从业者和本就紧张的经济,恐怕更难撑下去了。
在听到要为非法坐滩仁爱礁军舰交罚款的那一刻,菲律宾已经害怕到发抖了:1、菲律宾
【86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