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在最新财报中透露,在美国技术封锁的压力下,中国企业几乎不可能获得EUV光刻机,然而,中国始终未放弃,研发投入年年增长,增速超过20%。”这一信息无疑给全球科技竞争带来了新的变数。 其实很多人没意识到,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它是战略压制,而荷兰的ASML,夹在大国之间,说白了也只是个被牵着走的棋子,这家企业本有机会持续扩大中国市场,但如今它不仅失去了订单,还丧失了对市场趋势的主动判断。 从财报来看,ASML的利润还在涨,可别忘了那是靠韩国、台湾客户在拉,而这些地区的产能并不是无穷的,一旦AI带来的红利减退,它靠什么续命?反观中国,虽然眼下还造不出EUV,但DUV设备本土替代已显现势头,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开始出货,这已经不是口号,是货真价实的产线进展。 更关键的是,那些曾经看起来像天堑的核心部件,已经一个个在攻克,高盛早前报告提到,中国目前最多做到65纳米,但研发节奏快、投入密集,一旦技术壁垒松动一点,就可能打开突破口,别忘了,芯片不是只靠单点先进工艺来赢,它拼的是生态、产能和成本,中国在这三方面正逐步构建完整闭环。 而美国的剧本本来是把中国牢牢困在低端制造,没想到这一套下去,反倒激发出一波本土化潮,光刻机市场2025年预计达252亿美元,中国占了22%,增速超过50%,这是在封锁压顶下的反向增长,是被逼出来的产业独立,而从另一角度看,ASML被美国强制断链,短期虽得美方青睐,但长期风险却在加剧。 市场丢了、营收结构失衡,股价也早已不是从前的那条稳步上扬曲线,技术本该无国界,可政治一插手,连最冷的光刻机也成了热战的武器,未来五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不是谁先跑完,而是谁能在压力下不掉队,中国现在没赢,但美国也没稳住,ASML只是在中间反复摇摆。 说到底,这场博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谁能在高墙外,重新搭起自己的平台,世界技术体系越来越分裂,但中国的选择已经越来越清晰:不指望谁施舍,也不等别人转身,只靠自己把一件件“不可得”的设备,变成“可替代”的方案。 这不是赌气,是定力和方向,大国科技角力拼到最后,谁能走得更久,谁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你觉得ASML未来会怎么走?它还撑得住这场看不见的拉锯吗?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反制!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
从12月1日起荷兰ASML先进光刻机制造将受限!涉及到EUV光刻
【1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