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果停止缩表,那就是准备真的宽松了。 说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的每个动作都和全球经济、包括我国的金融环境息息相关。 尤其最近美国总统又换回了特朗普,白宫那边的决策风格变得更直接,市场的风向也跟着复杂了不少。 讲真,这几年美国经济政策变动频繁,光是利率和缩表这两块,全球金融圈都盯得死死的。 先说缩表这事。 其实简单来讲,缩表就是美联储把自己手里的国债和其他资产慢慢“瘦身”,减少市场上的美元。 这么干的目的是啥?其实就是让“水池”里的水少一点,让市场的钱紧一点,这样可以对抗通胀。 过去几年,美国通胀飙得厉害,美联储就不断加息,还配合着大力缩表,市场上的美元真是一天比一天紧。 美元回流美国,全球其他地方的钱就被“吸”走了不少,尤其是新兴市场,压力特别大。 但2025年开年以来,情况有点变了。 美国通胀虽然还没回到理想的2%目标,但涨势已经没之前那么猛了。 美国就业市场也没有之前那么火热。 特朗普上台后,经济政策风格明显偏向刺激增长,市场对降息的预期一下子强了起来。 美联储也开始放慢了缩表节奏,这其实是个挺明显的信号。 因为一旦缩表慢下来,市场上的美元就不会收回得那么快,流动性压力会减轻不少。 这时候如果再搭配降息,那就等于“双保险”了。 降息会让美元变得更便宜,钱自然就会流出美国,全球市场上的资金压力会缓解。 可对美国本土来说,降息不一定总是宽松,有时候反而会带来其他挑战,比如美元流出过快,资产价格波动等等。 所以,美联储在调整缩表和降息的时候,一直都很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就踩错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联储放慢缩表,并没有马上开启大幅降息。 美联储主席多次强调,政策调整是看经济数据来的,他们要保证市场稳定,不能一刀切。 加上去年美国有几家银行爆雷,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安全成了头等大事。 现在的策略,其实就是给市场留点空间,防止因为流动性太紧又出乱子。 总的来说,这次美联储放慢缩表,透露出美国经济政策正在变得更灵活。 虽然还没有明确说要大幅降息,但已经给了市场足够的缓冲空间。 全球资金流向、各国货币政策,都会随着美联储的步伐微调。 对我国来说,无论外部怎么变,关键还是要保持自身经济的稳定和自主。 只要我们韧性足、调控得当,就能稳住自己的节奏,不会被外部风险牵着走。 这就是美联储缩表放慢背后的大逻辑。 看似复杂,其实本质就是平衡风险、给市场喘息的机会,让全球经济有更多调整的余地。 未来具体怎么走,还得看全球经济走势和各国的政策配合。 现在美联储并没有公布后续大动作的官方计划,全球市场也只能边走边看。 参考:新浪财经——美元潮汐转向:一场全球资本的“大挪移”,谁能接住这泼天富贵?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1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