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司令部证实,10月8日已对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怀俄明号(SSB

史鉴奇谈 2025-10-17 11:03:35

美国海军司令部证实,10月8日已对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怀俄明号(SSBN - 742)的蓝组艇长罗伯特·莫雷诺中校,被第10潜艇大队指挥官鲍勃·沃斯准将给撤职了,理由是对指挥作战“失去信心”。   要知道,“怀俄明号”可不是普通的潜艇,它是美国海军战略核力量的核心装备之一,能携带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肩负着水下核威慑的关键任务。   莫雷诺中校担任的蓝组艇长,在美军核潜艇部队里是个很重要的岗位。美军核潜艇通常采用蓝组、金组两套船员班子轮换,确保潜艇能长时间在海上部署,不用中途回港换 crew。蓝组艇长直接负责一套完整船员班子的训练、战备和海上执行任务,手里攥着实实在在的指挥权。   现在沃斯准将直接以“失去信心”为由把人撤了,这在美军内部可不是小事。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战略核潜艇的艇长,毕竟这岗位关系到核安全和战略威慑能力,每一步都得慎之又慎。   “失去信心”这五个字背后,往往藏着不少具体问题。虽然美国海军没明说莫雷诺到底在哪方面出了岔子,但结合以往美军撤换指挥官的案例来看,大概率不是单一问题导致的。   有可能是在日常战备训练里,莫雷诺领导的蓝组出现了多次不合规操作,比如武器系统检查不到位、应急处置演练不达标,这些事要是发生在普通舰艇上可能还有补救余地,但在携带核武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被放大。   也可能是在海上部署期间,蓝组在执行任务时出现了指挥失误,比如航线规划出问题、与后方指挥中心的通讯衔接不畅,甚至可能影响到了战略威慑任务的有效性。毕竟“怀俄明号”的出海部署,每一个环节都得精准到分秒,容不得半点差错。   还有一种可能是莫雷诺在团队管理上出了大问题。核潜艇上空间密闭,船员长期在水下生活,心理压力本来就大,艇长的领导能力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要是莫雷诺没法协调好船员关系,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或者没法有效激励团队保持高战备状态,沃斯准将肯定会觉得这风险不能留。   不管具体原因是啥,这次撤换都透露出美国海军对战略核潜艇部队管理的严格程度。“怀俄明号”作为俄亥俄级的一员,已经服役有些年头了,虽然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改造,但装备越老,越需要靠谱的指挥官来把控细节,确保每一次出海都不出纰漏。   莫雷诺被撤职后,“怀俄明号”的蓝组指挥权肯定得赶紧找人接手。美国海军大概率会从其他核潜艇部队调经验丰富的军官过来,先临时接管,再走正式任命流程。毕竟潜艇不能没有主心骨,尤其是还得承担战备任务的战略核潜艇,空档期越短越好。   这次事件也给其他美军核潜艇艇长敲了个警钟。现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加强水下力量部署,印太地区、大西洋都能看到美军核潜艇的身影,任务量比以前大了不少,对艇长的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不光要懂战术指挥,还得管好团队、把控细节,哪一环掉链子都可能丢了职位。   外界现在也在盯着这事的后续。大家都想知道,美国海军会不会在后续的报告里披露更多细节,比如莫雷诺具体犯了哪些错,这次撤职会不会影响“怀俄明号”接下来的部署计划。毕竟战略核潜艇的动向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地区安全局势,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关注。   从美军以往的做法来看,除非涉及到核心机密或者特别严重的违纪事件,后续可能会通过内部文件或者国会听证的方式,透露出一些关键信息。但要是问题比较敏感,比如涉及到核安全操作流程,可能就不会公开太多细节,避免给对手可乘之机。   莫雷诺本人的军旅生涯也可能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能当上战略核潜艇的艇长,说明他之前肯定有过不错的表现,一路晋升上来也不容易。现在被以“失去信心”为由撤职,后续想再回到类似的关键指挥岗位,难度估计会很大,大概率会被调去做后勤、训练或者行政类的工作,远离一线指挥。   而沃斯准将这次果断撤职,也体现了他作为上级指挥官的责任担当。在战略核力量这块,美军向来强调“零容忍”,只要发现可能影响战备和安全的隐患,不管是谁,都会及时处理,不会因为顾及人情或者其他因素拖延。   “怀俄明号”接下来的训练和部署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新艇长接手后,得花时间和蓝组船员磨合,重新梳理训练流程,检查之前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整个团队能尽快恢复到最佳战备状态。这个过程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期间“怀俄明号”可能得暂时减少出海任务,把更多精力放在内部调整上。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次撤换既是一次危机处理,也是一次内部整顿的信号。现在全球水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中俄等国的核潜艇技术不断进步,美军要想保持优势,就必须确保每一艘核潜艇、每一个船员班子都处于最高水平的战备状态。任何一点管理上的疏忽,都可能被对手利用,影响整体战略布局。

0 阅读:173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