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宣布了,2025年10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宣布,明年俄罗斯石油产量要微降1%。普京在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说得体面,说是自愿配合欧佩克+规矩,为了平衡全球市场,可这背后的门道远比1%的数字复杂。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普京宣布减产的当天,乌克兰刚公布了新的袭击消息,说凌晨炸了俄罗斯萨拉托夫炼油厂,这家厂子是俄最老牌的炼油企业,还专门给军方供油。 这已经不是个例,从9月16日到10月16日这一个月里,俄境内被盯上的炼油厂多达23家,西部和南部的炼油带几乎都受了影响,产能一下掉了五分之一。更麻烦的是,这些厂子缺的维修配件被西方卡着脖子,想修都修不了,保守估计修复得花六八个月。 产能跟不上,出口通道也出了问题。波罗的海的普里莫尔斯克港这些关键港口被迫关闭,就算炼出点油也运不出去。 这种时候说自愿减产,更像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毕竟作为石油大佬,直接说“我产不了那么多了”太没面子,借着欧佩克+的名头,既给了联盟面子,又掩盖了设施受损的尴尬。 可尴尬的是,欧佩克+根本没跟俄罗斯一条心。10月6日,联盟里八个主要国家刚宣布11月要接着增产,每天多加13.7万桶。 这里面猫腻不少,沙特就象征性加了2万桶,阿联酋和伊拉克却分别要加5万桶和4.5万桶,明摆着趁俄罗斯产能不足抢市场。别人都在忙着扩产,俄罗斯反倒减产,所谓的平衡全球市场,更像自说自话的借口。 俄罗斯的日子是真不好过。石油天然气收入占了联邦预算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现在油价上不去,只能靠降价卖油。9月份给印度的原油,每桶比国际均价低12美元,就算销量涨了8%,收入反而少了3.2亿美元。 印度还趁机提条件,让俄罗斯帮忙建原油存储设施,等于变着法儿压价。国内更棘手,炼油厂出问题导致汽油供应紧张,9月份只能临时禁止汽油出口,民生都受了影响。 有人拿2023年的减产比,那回是真主动,每天减50万桶,还拉着沙特一起,说停就停。 可这次不一样,是实在没能力满负荷生产,只能被动收缩。网友们的评论很直接,有人说这是高明的公关,把被动变主动;也有人骂欧佩克+不地道,让俄罗斯独自扛压力;更多人担心,就减1%,根本顶不住美国页岩油快到历史峰值的供应压力,油价未必能涨。 短期看,俄罗斯能靠这个说法挣点舆论分,显得自己有联盟担当。但长远来看,要是炼油厂修不好,2026年产量可能还要降更多。 要是油价还涨不起来,联邦预算少说要少80亿美元,到时候民生福利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这哪是自愿减产,分明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无奈之举。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美参与打击俄腹地!普京将亮杀手锏,中方趁势夹击,特朗普犯大错。特朗普彻底不装了,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