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光刻机滞销,西方开始坐不住了 近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对外表示,公司业务依靠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持续呈现积极的势头,并且正在向更多客户拓展业务,涉及用于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先进逻辑芯片以及高端存储芯片。 随后,他们话锋一转:但是预计中国客户的需求以及2026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将出现大幅下滑。 最初中国还要靠进口阿斯麦解决很多问题,可近几年情况明显变了,现在国产设备可以顶上,尤其是那些中低端芯片的生产线上,随处可见国产机器。 促成这场变局最直接的导火索,是西方多年来对高端芯片和关键设备的种种限制。每次遇到“卡脖子”的事,中国芯片产业就会被敲醒:不能老指望别人,得自己动手才行。 从政策鼓励到企业研发,中国开始拼命造自己的光刻机、材料和软件。现如今国内能自主生产的设备越来越多,占比已经踩到了半壁江山,依赖西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过去大家觉得搞大模型和高端应用要靠国外最强的芯片,但中国在技术路径上玩出了新花样,不需要一味比拼算力,而更讲究效率和创新。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对那些超级高端进口设备的渴求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本来阿斯麦还指望着中国市场撑起半边天,现在却只能看着需求降温。 加上全球经济这两年各种不稳定,企业都更小心,投资建新厂也没那么积极。芯片出来的用途虽然多,可花大钱买设备建线的事,大家现在更慎重了。 阿斯麦订单增长放缓,只说明一个问题:全球格局真的变了,中国不再是那个只能买单的“大客户”。 中国自研步伐一快,西方那边的动作也更加吃紧。美国和欧洲多次出台新禁令,把高端设备和核心技术往外锁。 可他们这样搞不仅没能勒住中国,反倒让中国芯片链条快速补短板,限制越多,本土创新的劲头就越足。尤其是在光刻机领域,越来越多的国产设备逐步进入应用环节,国外设备厂商的市场份额自然受到影响。 走到今天,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让很多人刮目相看。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过半的消息背后,是从国家到企业的全面发力,各种痛点一个接一个被攻破。 虽然最高端的芯片制造依然考验技术积累,但大部分生产线已经不用等着西方点头。 阿斯麦和其他西方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变化非常敏感,毕竟中国如果逐步转向自给自足,光靠人工智能的风口也难救整体业绩,光靠传统老路,不适应新变化,难免会被中国市场挤出去 而对全球芯片市场来说,中国企业在迈向独立自主的同时,也为全球带来了更多性价比高的新选择,一家独大的格局被彻底改写。
[下雨]光刻机滞销,西方开始坐不住了 近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对外表示,公司业务
幕沧小澜
2025-10-17 23:01:47
1
阅读:748
用户10xxx58
光刻机,芯片及半导体行业的突破建国同志,每到关键时刻他都要采取措施促进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困难,攻克难题,实现突破。
勿忘我
同欧盟谈判,光刻机技术必须无条件转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