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7日写道:“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严重损坏巴西的森林和草原。随着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巴西农民正在游说取消森林砍伐限制,以便向庞大的中国市场销售更多大豆。塞拉多生态区近一半的原生植被已经消失,被放牧和种植大豆所取代。” 中国人吃豆制品,不是一天两天的传统。从黄豆酿酱,到豆腐下饭,大豆是国人餐桌上的常客。 但今天的大豆,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村头地里随手种的作物。它已经成为全球化农业链条中的一环,牵动着巨大的资本流动、土地变迁和政策博弈。 尤其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迅速下降,转而加大对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进口。 这种调整是出于国家安全的战略考量,意在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避免在关键农产品上受制于人。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巴西虽然地大物博,但其农业开发的边界,常常与自然保护发生冲突。 特别是塞拉多生态区,虽然不像亚马逊热带雨林那样声名远扬,但其生态价值同样不容小觑。 它是全球最古老的热带稀树草原之一,孕育了无数独特物种,也是南美大陆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一旦这里的生态系统遭到不可逆的破坏,不仅是巴西本国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整个南美的气候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回馈到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上。 在这样的逻辑中,中国的角色就显得尤为关键。中国虽未主动破坏巴西生态,然而国内市场庞大需求、价格机制及采购偏好,在客观层面促使巴西农民拓展种植规模,并推动其寻求政策松绑。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因工业发展而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那么今天的新兴经济体,在享受全球化红利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新一轮生态责任的挑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当为他国的土地利用政策买单。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依照本国法律管理其自然资源。 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该如何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一个更负责任的角色。这不仅是环保问题,更是国家形象与国际话语权的体现。 在联合国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后,中国一贯强调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实际上,中国近年来在绿色贸易、可持续采购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积极探索。比如推动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遵守当地环保法规,要求国有企业在境外项目中加强环境评估,鼓励使用数字化手段追踪农产品来源等。 这些举措虽然尚未形成系统性制度,但方向是明确的。如果能将这些理念更深入地融入到实际采购体系中,比如通过设立大豆采购的环境准入标准、推动与巴西建立绿色供应链合作机制,将对方的生态保护纳入双方合作的议程中,那么中国不仅能保障自身粮食安全,也能在全球绿色发展中树立榜样。 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份量早已不同往日。我们不再是那个被动承受全球资源再分配的国家,而是有能力、有责任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的主力之一。 这就需要我们在大豆这样的具体问题上,展现出更高的治理智慧和战略远见。不是把采购转向谁就能高枕无忧,而是要从源头设计出一套既保障粮食供应又不破坏生态的机制。 更进一步说,未来中国的农业政策也可以从内部寻找缓解压力的出路。比如推动东北产区的大豆复兴,提高单位产量,优化种植结构,减少对进口依赖;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国产大豆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这样既能减少对外部高风险资源的依赖,也能带动国内农业绿色转型,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归根结底,大豆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买与卖,而是粮食安全、生态责任和国家战略三者交织下的复合议题。在这个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有能力也有必要在这场全球博弈中,走出一条负责任、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7日写道:“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严重损坏巴西的森林和草原。
沈言论世界
2025-10-18 10:55:06
0
阅读:1763
Moneygod
美国:全世界的国家种大豆违法,只有我种合理合法。别用护雨林做借口,少发动战争,人类还能少死点。
天山雪莲
买巴西大豆会破坏环境,但买美国大豆会破坏世界和平,毕竟美国越强,世界越不安宁啊!
用户10xxx40
关键是不能进口转基因大豆!美国的全是转基因!
diang008
这么关心环境,巴西种豆,美帝种树不就行了[抠鼻]
用户10xxx14
不买你美国佬的大豆就破坏环境啦?[得瑟]
assuredfang
美国种大豆,都是燃油机械作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所以不能采购。
用户17xxx91
既然美国佬觉得巴西种豆在“破坏森林”,那么美国佬可以“退耕还林”啊,别光哔哔不做!
11111
那让美国人大面积植株造林吧。
美林
美国农民太辛苦了,该休息休息了。
风清扬
这种文章是什么人才会写的?没收米国的资助吧?不买米国大豆,买其他国家大豆就是破坏环境的帮凶……
红晴贵士
别人砍掉,他的留着长森林和草不就行了吗,那么激动干什么
鉴山沮水
看看这话术,美国人又要把破坏世界生态的罪名加给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