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的阳光、绿植和老厂(citywalk370)

鼎霄吴同学 2025-10-18 15:05:07
巴南下面的镇上,隐藏着当年的三线厂。 上次说从巴南龙洲湾枢纽站去安澜镇,坐公交要经过百节和一品。百节以前是镇,2002年就改为了百节社区,划给了龙洲湾街道。百节是重庆著名的乌皮樱桃产地,正宗的乌皮樱桃呈暗紫红色,樱桃味浓,而且甜;但是产量小,上市时间短,每年只有不超过半个月,一上市很快就抢购一空。百节社区往前走不到多久就到了一品街道。一品以前是镇,后来改成街道,镇上面积也不大,但在下面的桥口坝村,却有一个很厉害的化工厂,就是当地人叫的一坪化工厂。 一坪化工厂是三线建设内迁工厂,专门生产航空润滑油。大家知道1950年代新中国的空军飞机都是用的苏式战机,那么相应肯定要用苏联提供的润滑油和航空配件。但是1950年代末中苏交恶,苏联专家撤走,苏联也停止供应飞机必需的航空润滑油。1962年,中国决定自行研制航空润滑油,于是成立了石油工业部北京实验厂,也就是621厂。1964年,随着国际形势更加紧张,三线建设开始,621厂负责研发航空润滑油的科研所就搬到了重庆巴县的一品镇桥口坝村这里,当时这里也很偏僻,在山里面,符合当时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指导方针。搬到重庆后,这里就叫做4303厂,继续生产飞机润滑油,解决了新中国航空润滑油依赖进口的大问题。 到1980年代,一坪化工厂规模也越来越大,有自己的子弟校,家属区等配套设施。因为是重点军工企业,所以也不愁下岗破产问题。目前一瓶化工厂属于中石化,桥口坝村这里仍然在继续运转,但职工和家属大部分搬走了,因为交通方便之后这里离巴南城区比如鱼洞,或者一品街道,百节社区这些都很近,开车到鱼洞也就二十多分钟,所以都不愿意住在村里。目前这里家属楼还有十几栋,几乎空了一大半,只有极少数职工住在里面。神奇的是,还有其他区的退休老年人到这里租房养老,可能是觉得空气好,凉快,并且房租便宜,两室一厅才两百多一个月。但这里确实买菜不方便,虽然在村里,但是村民种菜都拿到巴南城区去卖,因为公交车老年卡免费,菜在城里面可以卖高一点的价格。 老家属区里面还有个荒废的子弟校,就在半山坡,里面早已无人,地面铺满干燥的树叶,走在上面沙沙作响。周围墙壁都爬满绿色、紫色和枯黄色的藤蔓,完全就是人类消失后的样子。因为我是国庆期间有阳光的一个下午去的,明亮的阳光洒在校园里,一点也不阴森,在操场主席台上可以一眼望到前方很远,群山环抱,郁郁葱葱,前方山谷在阳光映射下非常通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