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重温一个关于勇气与突破的故事,向科学巨擘杨振宁先生致敬。杨振宁逝世
1956年,物理学界被一个名为“θ-τ之谜”的难题笼罩,几乎所有学者都固守“宇称守恒”这一金科玉律。面对劝他们“别浪费时间”的声音,杨振宁与李政道选择了质疑。
杨振宁曾说:“如果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那恰恰是最值得重新去想的。”
在那个灵感迸发的夜晚,两人在一间宿舍里反复推演、激烈争论直至深夜。第二天,杨振宁将一张写有六个字的草稿纸放到桌上——“宇称,可能不守。”
这石破天惊的六个字,源于他们大胆的假设:在弱相互作用中,自然规律或许并非左右对称。为了验证它,他们翻遍文献,发现宇称守恒在弱相互作用中竟从未被实验证实过。据传,在等待吴健雄博士的实验结果期间,他们在咖啡馆的餐巾纸上仍在不停演算。
1957年,这一颠覆性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被证实,两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年仅35岁。从提出到获奖,仅用一年多,这在科学史上堪称传奇。
此后漫长岁月里,他始终坚信:“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地怀疑。”
我们今天怀念的,不只是一项诺贝尔奖的成就,更是那份敢于挑战权威、在黑暗中寻找方向的科学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