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后,新西兰叫停韩企造船合同,宁赔27亿,也要让中国接手   事情得从新西

栗頿聊 2025-10-18 15:46:44

中方反制后,新西兰叫停韩企造船合同,宁赔27亿,也要让中国接手   事情得从新西兰的iReX跨岛韧性项目说起,原本是想给南北岛之间的关键航线换批新渡轮,毕竟老渡轮都跑了28年,早该更新了。   2018年项目启动时,预算14.5亿新西兰元看着还挺合理,可没想到跟韩国现代尾浦船厂合作后,麻烦就没断过。   先是设计方案改来改去,项目一直停滞,后来一算成本,居然涨到了近40亿新西兰元,翻了快三倍。   最要命的是,韩国船厂设计的船压根不贴合新西兰的实际情况,船的尺寸和参数根本塞不进现有的惠灵顿和皮克顿港口。   这意味着要想用新船,就得先砸一大笔钱改造两个港口,本来是造船,结果变成了又要造船又要改港口的无底洞。   新西兰看着钱花出去不少,连艘船的影子都没见着,只能拿到一堆没用的图纸,终于在2023年12月狠下心叫停了合同——虽然赔了27亿,但总比继续陷进去,将来花更多冤枉钱强。   而中方能接手这个项目,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实力。之前面对一些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中方采取了反制措施,这也让新西兰更清楚,和中国合作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中国船舶旗下的广船国际给出的方案,简直是精准解决了韩国方案的所有问题。   首先把船体长度控制在200米以内,新船不用改造港口就能直接停靠,一下就省了天文数字般的港口改造费;   其次还签了“固定总价合同”,预算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没完没了地涨,给新西兰政府吃了颗定心丸。   新西兰铁路部长对广船国际的专业能力、技术和生产规模都特别有信心,而且广船国际还给出了2029年交付的明确时间表,这让新西兰终于看到了项目落地的希望。   其实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在支撑,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产业集群,比如江苏靖江的产业配套率超过40%,这些都让中国企业在成本和效率上比韩国同行更有优势。   去年全球近七成的造船订单都被中国企业拿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这事儿还牵扯到地缘政治。新西兰是“五眼联盟”成员,美国一直把中国造船业当成重点打压对象,甚至还想加征港务费。所以新西兰这个决定一出来,美国网络上就有人骂它是“西方叛徒”。   可新西兰心里门儿清,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不管是农业还是旅游业,两国联系都特别紧密。而且它也看到了澳大利亚的教训——盲目跟着美国的政治议程走,最后让自己的经济利益受了大损失,新西兰可不想重蹈覆辙。   说到底,新西兰宁愿赔27亿也要换中国接手,根本不是什么政治站队,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务实选择。   在全球化时代,谁能拿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谁能真正帮对方解决问题,谁就能赢得市场,那些意识形态的标签早就没那么重要了。   新西兰虽然付了一笔昂贵的“学费”,但最终为国家找到了更靠谱、更经济的出路,这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决策。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