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18 15:59:36

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要美债没有什么用! 往昔,美国国债在全球金融市场宛如定海神针般备受倚重,于金融教科书里,它亦堪称最为稳妥的资产典范。 然而,那个时代似乎已然悄然逝去。往昔的种种景象与氛围,如缥缈云烟般消散在时光长河里,只留下些许模糊的印记,昭示着它曾真实存在过。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绷的今天,我们必须换个角度重新审视它,它不再仅仅是一张纸,一个数字,而更像是一个地缘政治棋局里的复杂符号。中国持续地减持美债,这个动作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财务操作。 首先要搞明白一个残酷的现实:你手里的钱,并不一定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中国对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半导体芯片,有着巨大的需求。可问题是,手握巨额美元资产,却敲不开购买这些关键技术的大门。美国早就用政策划下了一条红线,限制关键技术对华出口。 这就像你攥着一张巨额支票,却发现唯一能买的,只是些可有可无的普通商品,比如谁家都能种出来的农产品。而你真正需要的、能决定未来的战略物资,比如高端芯片,对方根本不卖给你。这让美债的购买力大打折扣,失去了作为战略储备的意义。 具体的例子太多了。华为在手机技术上刚有突破,迎来的就是全球范围的围堵,美国不仅自己动手,还到处施压盟友。 在本土芯片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堪称行业翘楚,却遭受了精准打击。这一举措不仅对中芯国际自身发展造成阻碍,也为本土芯片产业的前行蒙上了一层阴影。 美国公然禁止英特格等本国供应商,向中芯出售芯片生产的关键材料与零件。此等行径恰似釜底抽薪,尽显霸权之态,妄图从源头上遏制中芯蓬勃的发展势头。 更严峻的挑战尚在后头。制造高端芯片,光刻机不可或缺,而此关键设备主要由荷兰的ASML公司生产,其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结果呢?在美国的压力下,连荷兰政府都不得不撤销了已经批准的出口许可。你看,美债里的钱,连一个第三国公司的产品都买不来。 购买力的失效还只是问题的一面,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它的安全性。我们以前总觉得美债安全,是因为相信有一套全球公认的规则在约束着大家。但现在,美国自己就频繁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打破这些规则。 俄乌冲突中的一幕,给全世界都上了一课。美国纠集盟友,悍然对俄罗斯海外资产实施冻结举措。这一行为涉及范围广泛,连俄罗斯央行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亦未能幸免,尽显霸权行径。这意味着一个主权国家的钱,说不能动就不能动了。 他们有个叫OFAC的机构,权力大得惊人,可以随时把任何实体拉进黑名单。一旦上榜,全球的金融机构都会跟进,你的资产瞬间就被冻结,转不出去也用不了,跟一堆废纸没什么区别。 此先例既开,犹如潘多拉魔盒被启。谁能断言,下一个陷入此等境地之人,不会是自己呢?风险既已潜伏,谁又能全身而退、独善其身?当两国关系紧张时,中国持有的那些天文数字般的美国国债,其处境和当初俄罗斯的资产有什么本质不同?它们不再是财富的压舱石,反而更像是一个潜在的“人质”。 面对这样一个既买不到核心技术,又随时可能被冻结的资产,理性的选择是什么?答案几乎是唯一的。减持美债,避免风险,这完全是合乎逻辑的自保行为。 更关键的是,从美债里抽出来的资金,有更好的去处。与其放在一个不确定的外部金融池子里,不如投回国内,去建设自己的芯片工厂,去搞自主研发。这不仅是针对芯片,美国的限制已经延伸到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各个前沿领域。 追根溯源,此乃战略重心之转移。于整体布局而言,这般转变影响深远,需以高瞻远瞩之姿审慎考量,方能把握发展之大势。 与其依赖一串随时可能归零的金融数字,不如把希望寄托在自己亲手建立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实力上。 在未来变幻莫测的大国博弈中,真正靠得住的,不是你持有多少“债券”,而是你能造出多少“产能”。 这无疑是一次从虚幻缥缈的虚拟世界回归至真实可触的实体领域的必然抉择,恰似游子归乡,带着对本真的追寻,毅然踏上返璞归真之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25-04-1236万亿美元债务压顶!特朗普关税下,民众抱怨涨价,美元暴跌、美债被抛售,美国富人谨慎对待“抄底”!好莱坞也空前紧张了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2
2025-10-18 18:44

中美脱钩以后,就是开始对美国的围剿。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