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两个虚弱不堪的红军来到了甘肃镇原县,张口就要见刘伯承,谁知刘伯承刚出来,两个红军就晕倒在地上! 在甘肃镇原县的炎热夏日,两名红军战士突然现身司令部门前,他们虚弱模样预示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刘伯承司令出现瞬间,两人竟当场倒下,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艰辛? 1936年秋天红军西路军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战斗那时候,西路军面对敌人重兵围堵,部队损失不小。中央决定分散突围,总指挥徐向前同志带少数人转移,其中就有战士肖永银和陈明义。他们肩负重任,带着徐向前同志手写的信,要向中央报告西路军情况。 肖永银当时是警卫排长,陈明义是作战参谋,两人年纪不大,才二十岁出头,可闹革命已有好几年。出发前,徐向前同志把长征照片和文件交给陈明义,让他埋藏好。那些资料是西路军宝贵记录,得保护周全。 小队进了祁连山区,环境恶劣,雪大风寒。他们白天藏起来,晚上赶路,饥饿是常事。离开山区后,又遇沙漠,高温缺水,考验意志。两人互相支持,坚持下来。穿越沙漠,到长城脚下,他们打听援西军消息。1937年7月,终于到镇原县。那天天气热,街上人少。肖永银和陈明义衣衫破烂,像乞丐一样,到司令部门前,要求见刘伯承同志。 哨兵报告,刘伯承同志出来,两人腿软倒地。醒来后,他们拿出信,汇报西路军遭遇。刘伯承同志看信,神情严肃。信里讲西路军处境,请求支援。刘伯承同志当时是援西军司令,接到情报,决定在镇原驻扎。一方面派人搜寻失散同志,一方面提供落脚点。几个月后,小队在祁连山区找到几名战士,带回救治。陆续有几十人归队。 陈明义指点埋藏位置,部队挖出照片和文件。这些资料完整保存,成了西路军历史见证。刘伯承同志常和两人聊天,了解河西走廊战斗详情。肖永银和陈明义讲起同志们牺牲,大家心情沉重。这段经历体现红军战士坚韧精神。西路军虽遇挫折,但同志们不放弃,传递情报,为革命贡献力量。刘伯承同志领导援西军,及时援助,体现党组织关怀。 后来,肖永银跟随部队,转战中原,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新中国成立出力。陈明义驻守边疆,维护祖国统一。1955年,两人在北京重逢,感慨当年镇原一幕。历史告诉我们,革命道路曲折,但信念坚定就能胜利。肖永银和陈明义的故事,是红军精神的缩影。
1937年,两个虚弱不堪的红军来到了甘肃镇原县,张口就要见刘伯承,谁知刘伯承刚出
蕊蕊聊过去
2025-10-18 16:58:5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