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生命最后阶段,面对镜头再次掷地有声:“抗美援朝那一战,美国集

诸葛利剑 2025-10-18 22:32:54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生命最后阶段,面对镜头再次掷地有声:“抗美援朝那一战,美国集结了‘联合国军’,依旧没能阻挡中国志愿军的势如破竹。中国是最大的赢家——但美国,却不是最大的输家!” 基辛格分析得挺准,中国志愿军没靠硬拼装备,而是用灵活战术顶住压力。美军白天靠飞机大炮轰,志愿军就晚上突击,一天最多23次冲锋,搞得对手睡不着觉。上甘岭那仗,美军砸了190万发炮弹,高地土层薄了两米,可志愿军挖坑道藏身,里面存粮治伤,还能反击,美军啃不动。结果,战后中国就以五大国身份去日内瓦会议谈事儿,外交地位蹭蹭上涨。这不光是战场赢了,更是国家自信心爆棚,从百年耻辱里爬出来。 美国那边,基辛格说他们不是最大输家,因为仗打着打着,美国借机绑紧欧洲盟友。马歇尔计划本来是帮西欧重建,美国一看战争需要物资,就放开西德工业管制,钢铁机床工厂全开马力,西德几年就从废墟变欧洲老大。美国花了几百亿,死了3万多人,但换来冷战盟主地位,欧洲经济捆绑在美国轨道上,这笔账算下来,还行。 相比之下,苏联偷偷派7万空军,米格-15在鸭绿江上空建走廊,击落上千敌机,但他们有规矩,飞机不能过39度线,飞行员别被抓。这么缩手缩脚,没帮志愿军拿下制空权。苏联本想借仗消耗美国,让中国更靠自己,结果中国打出独立范儿,中苏关系裂痕越来越大,到60年代彻底闹掰,苏联陷进中美两面夹击的坑,比丢几架飞机惨多了。 基辛格比喻,中国战略像下围棋,不在乎一两个子儿,得看大局;苏联呢,走一步看一步,最后全局崩盘。这话搁今天中美科技较量,还挺贴切。美国卡中国芯片脖子,从高端制程到设计软件,全堵上,想拖慢中国脚步。可中国没死磕,转头搞成熟制程,2024年出口破万亿,汽车家电用这些芯片,性价比高,欧美客户抢着要。华为2025年全联接大会上秀昇腾芯片,集群技术连上千张卡,算力不输国外。这跟志愿军思路一样,你封我高端,我就换道走。美军当年炸补给线,志愿军挖地下通道运东西;现在美国限芯片,中国靠集群和老技术开市场。 基辛格在书里强调,中国人懂“势”,韧性强,不是直线思维能猜到的。美国最近又出招,2025年10月下令下架数百万中国安防摄像头和智能手表,说有安全风险,但证据拿不出来。结果市场乱套,替代品价涨40%,货架空荡荡,美国老百姓和商家跟着倒霉。这事儿像朝鲜战争,美国技术资源占优,但战略短视,没达目的。网友聊得热火朝天,有人说这是逼出来的创新,有人叫换道超车,但都认这种抗压能力牛。 回看历史,朝鲜战争没分绝对胜负,停战协议签了,但影响深远。中国志愿军证明了新国家能站稳脚跟,美国巩固了西方阵营,苏联却埋下分裂种子。基辛格晚年还聊中美关系,说压力下求变是关键。他推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开大门,本想平衡苏联,结果加速中苏裂痕。苏联解体后,中国地位更稳,美国得面对新格局。 基辛格外交现实主义,强调权力平衡,常因支持智利政变和印尼东帝汶入侵挨批。但在朝鲜战争分析上,他点出胜负不止战场。中国赢在战略主动,从劣势变优势;美国赢在全球布局,没让冷战崩盘;苏联输在误判,没控住阵营。搁现在,中美博弈从贸易到科技,美国想围堵,中国总找突破口。基辛格说,真正的博弈拼智慧,不是一时强弱。

0 阅读:7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