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和珅在被处死之前,皇上曾问过他一个问题:“你贪污了国家那么多钱,花得完吗?”谁料和珅仅说了一句话,就让皇上愣住了。 和珅1750年出生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东头,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他父亲常保是福建副都统,母亲是河道总督嘉谟之女,但父母早逝,和珅九岁时父亲病故,三岁时母亲难产去世,留下他和弟弟和琳寄人篱下,家族中常受排挤。这种环境让他从小学会察言观色,练就圆滑处事能力。他进入咸安宫官学,熟读四书五经,掌握满语、汉语、蒙古语、藏语四种语言,这为后来仕途打下基础。1769年,他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1772年授上虞备用处侍卫,后调任銮仪卫侍卫。 和珅办事敏捷,很快吸引乾隆帝注意。1775年升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从此升迁加速。他迎合乾隆喜好,参与政务,逐步掌管户部、兵部、吏部和理藩院事务。乾隆赏识他,任命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多职。他推行议罪银制度,让官员用银两抵罪,同时出售官位和爵位,收取贿赂,建立官员网络,积累财富。乾隆晚期,他成为最信任大臣,处理李侍尧案,仅两个月从云南拘审管家,取得证据,迫使李侍尧认罪,进一步巩固地位。他的贪腐行为在乾隆默许下愈演愈烈,家中藏金银珠宝、田地房产,总值巨大。 和珅掌控朝政二十多年,利用职位敛财,贪污估算超出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总和。他家产包括金三万两、银三百余万两,以及大量珠宝古玩。他的生活奢侈,但这也反映出乾隆时期官场风气问题。他通过这些手段维持权力,但也埋下隐患。 乾隆帝1799年正月初三在养心殿去世,嘉庆帝亲政后迅速行动。正月初八,下旨逮捕和珅,列二十条罪状,如结党营私、擅权欺上、贪污受贿、僭越礼制。抄家发现财产总值约二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嘉庆帝审问和珅时,问他贪污这么多钱能否花完。根据野史记载,和珅回答说他贪的钱用不完,到头来还是进了皇帝库房。这话点出乾隆时期默许贪腐的事实,让嘉庆帝一时无言。 嘉庆帝继续追究,和珅陈述通过议罪银和出售官位聚敛财富的过程。这些罪状暴露乾隆晚期朝政弊端,和珅利用乾隆信任,控制官员,影响稳定。抄家清单中二十六件估价二亿两,其余未估价部分更多,显示贪腐规模惊人。嘉庆帝通过审问确认罪行,强化指控。这件事反映出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和珅的贪污不是孤例,而是官场普遍问题。 审问后,嘉庆帝下令继续抄家,查出隐藏金银和房产契约。这些证据支持二十条罪状的落实,和珅在乾隆庇护下积累财富,乾隆知道部分贪腐但未追究,形成默契。嘉庆帝借此清算前朝弊端,但也显示新帝面临的财政压力巨大。 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二十条罪状,继续抄没财产。这些财产运入国库,帮助缓解财政紧张。嘉庆帝罢免和珅党羽,包括多名军机大臣和地方官员,调整人事整顿吏治。正月十八,下诏赐和珅自尽,和珅在狱中结束生命。尸体移出天牢,简单安葬,家族成员株连,其子丰绅殷德革去爵位,家产全部没收。 嘉庆帝利用抄没财产推行改革,清理官员网络,打击贪污,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减轻负担。他颁布诏令,强调勤俭持家,限制奢侈风气,处理其他贪官案件,整顿户部兵部事务。这些措施缓解部分财政缺口和官场问题,但清朝贪腐仍普遍存在,未彻底根除。嘉庆帝举措取得一定效果,却未能改变王朝积累弊端。
1799年,和珅在被处死之前,皇上曾问过他一个问题:“你贪污了国家那么多钱,花得
混沌于浮云
2025-10-18 23:51:58
0
阅读: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