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2年,一名志愿军战士悄悄顺走一袋美军地雷,兴冲冲带回阵地向连长请功。谁知连长一见,顿时脸色大变,厉声喝道,赶紧给人原封不动送回去! 1952年,23岁的姚显儒刚踏上朝鲜战场时,还是个识字不多的大兵,他来自甘肃灵台县的贫苦农村,少年丧父,靠放牛为生,后来被国民党抓走当了壮丁,直到西北解放后才加入了解放军。 当时美军在阵地前布设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地雷,形成密集的雷区,严重阻碍了志愿军的夜间渗透行动,在一次侦察行动中,姚显儒的右脚就碰上了一根细细的绊发雷铁丝。 在没有工具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牙齿去咬断钢丝,即便嘴唇当场被割破,但他硬是咬断了三根钢丝,然后冷静地拆下雷管和引信,把这颗地雷完整地带了回去,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地雷既是威胁,也能成为反击的武器。 回到阵地后,姚显儒把防炮洞当成研究室,借着煤油灯的光反复拆解、组装缴获的美军地雷,彻底摸清了地雷的构造原理。 他还发明了简易的探雷钩,琢磨出“外八字挑线法”排雷技巧,还把自己总结的土办法写在纸片上,贴满坑道墙壁,甚至在弹坑里给战友们上课。 很快,他所在的八班成了专门的“扫雷小队”,全军也掀起了排雷练兵的热潮。 随着坑道里缴获的地雷越堆越多,连长唐满洋看着都心惊,吼了一嗓子:“赶紧给人原封不动送回去!”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姚显儒,他意识到,可以把这些地雷改装后再送回敌人的阵地。 他的改装方法很简单,就是重新装好引信后,把触发方向调转180度,这样地雷就会变成专门针对美军的武器。 之后,姚显儒带着小队趁夜色开展行动,他们把这种行动叫“赶集”,行动中,他们专挑美军地图上标注的“安全路线”和巡逻必经之路布设改装后的地雷,有时还会用石头把原来的雷坑填上制造假象,这不仅是布雷,更成了对美军的心理战。 改装地雷的效果十分显著,一支12人的美军巡逻队在他们自认为的安全区里,踩响了自己人布下的地雷,11人当场阵亡,美军对此既恐慌又困惑,他们想破脑袋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布设的地雷为何会攻击自己人。 在短短四个月里,姚显儒和团队共起出美军地雷227颗,改装后重新布设了400多颗,凭借这份“地雷大搬家”的奇功,姚显儒被授予“二级起雷英雄”勋章。 战争结束后,他放弃了去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甘肃老家,后来在一次民兵训练中,为保护新兵,他扑向一颗劣质手榴弹,三根手指被炸断,却只说“娃娃们没事就好”。 如今,姚显儒当年用过的一把钢钳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这把看似普通的工具见证了姚显儒用智慧和勇气,也证明了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更取决于人的智慧与勇气。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志愿军英雄传|起雷英雄姚显儒:搬起敌人的地雷炸敌人;甘肃灵台门户网——姚显儒排雷)
[微风]1952年,一名志愿军战士悄悄顺走一袋美军地雷,兴冲冲带回阵地向连长请功
千浅挽星星
2025-10-19 16:43:1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