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写东西这事,越写越像在“治”自己。我写头条这一年,居然把自己“写”通了。 最开始只会凑字数:“今天吃了番茄鸡蛋面,好吃。”后来写楼下卖豆浆的阿姨——她的不锈钢桶擦得能照见人,勺豆浆时总特意翘一下,怕洒在顾客手背上。写着写着,突然想起昨天跟同事吵架的事:我嫌他改方案改八遍“事儿多”,可阿姨翘勺子的样子像在说——认真不是麻烦,是把别人的小事放在心上。我对着屏幕笑了——原来我之前炸毛,是没看见他改方案时标红的备注:“这里客户要更贴老人需求”。 还有上周加班到十点,地铁挤得连扶手都抓不到,我掏出手机写:“今天地铁像罐挤扁的沙丁鱼,但旁边姑娘捧着漫画书笑,书包带断了用红绳系着,像系了个小太阳。”写完突然不烦了——以前总盯着“加班好苦”,现在居然能看见苦里藏的亮片:姑娘的红绳、豆浆阿姨的勺子、甚至客户挑刺时推过来的热茶(他说“我语气急了,你喝口茶再改”)。 原来写作不是“写什么”,是“怎么看”——以前我盯着“不好的”:客户挑刺、同事麻烦、加班好累;现在能从“不好的”里挖“好的”:挑刺是想更好,麻烦是认真,累里有姑娘的红绳。 你看,笔尖碰过的地方,心也跟着软了。以前总想着“要写好”,现在才懂:能把坏情绪写成“没关系”,能把日常碎渣写成“小糖块”,这才是写作给我最棒的礼物。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写着写着就想开了”的时刻?比如写条朋友圈突然不气了,或者写篇头条发现自己更温柔了?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你写的某句话,刚好能给别人的今天,多一颗小糖块~
天呐!这剧情也太抓马了吧!某女子刷直播间时,竟发现一件羊绒大衣是自己十年前捐
【59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