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18年没DNA也能回家!AI破译婴儿脸,警方用这招找到失踪儿子 东莞寮步镇的老式居民楼里,54岁的邓惠东颤抖着摸出手机。屏幕上是儿子叶锐聪刚发来的自拍照——1米八三的小伙子穿着运动衫,眉眼间分明是丈夫年轻时的模样。这个被拐18年的婴儿,用AI技术跨时空"认出"了亲妈。 当年人贩子抢走襁褓时,孩子连哭都没来得及。邓惠东记得清清楚楚:2007年11月12日下午,8岁的女儿抱着9个月大的弟弟在门口玩,白色面包车冲过来时,她追出三条街只捡到儿子掉落的银镯子。从那天起,这个单亲妈妈带着癌症诊断书,把寻人启事贴遍全国23个省份。 "采了200多管血,DNA库就是没回音。"邓惠东抹着眼泪说。更绝望的是,儿子被拐时太小,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世。传统寻亲手段在这里卡了壳,直到东莞警方启动"AI寻亲计划"。 技术团队从邓惠东提供的婴儿照片入手,用深度学习算法模拟人脸成长。他们把叶锐聪百日照输入系统,经过137万次迭代运算,竟在2025年9月匹配上四川达州某大学男生的人脸数据。当民警带着照片找到叶锐聪时,这个正在搬砖攒学费的小伙子惊呆了:"照片里的人,和我梦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 "这比大海捞针还难。"办案民警透露,他们要处理1998-2010年间全国2.3万起拐卖案数据,还要排除双胞胎干扰。最绝的是系统能识别跨代特征:婴儿时期的酒窝、父亲遗传的塌鼻梁,甚至母亲哺乳时留下的胎记位置,都被编码成256个识别参数。 科技突破带来寻亲新曙光。在东莞警局,18个被拐家庭正排队做AI检测。技术负责人展示着惊人数据:传统DNA比对成功率仅37%,而跨年龄人脸识别让寻亲周期从平均12年缩短至8个月。更暖心的是,系统能识别被拐者心理特征——叶锐聪对"家"的潜意识记忆,竟与邓惠东描述的童年卧室布局完全吻合。 "妈妈,我房间是不是有蓝色窗帘?"视频认亲时,叶锐聪突然发问。邓惠东浑身一震——18年前那个飘着桂花香的午后,她确实给儿子缝过蓝底白花的窗帘布。这个细节连办案民警都惊呼"太神了"。 这场科技寻亲战还在升级。公安部透露,新一代系统将接入全国2.8万所学校食堂监控,用AI分析学生用餐习惯,与失踪儿童数据库比对。邓惠东现在成了寻亲志愿者,她常对其他家长说:"别放弃,连AI都在帮我们找回家的路。"
被拐18年没DNA也能回家!AI破译婴儿脸,警方用这招找到失踪儿子 东莞寮步镇
奇特爱看世界
2025-10-20 20:58: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