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开着我的捷途旅行者跑完长途,我都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给它做个细致检查和

快乐阿拉飞呀 2025-10-21 15:07:17

每次开着我的捷途旅行者跑完长途,我都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 给它做个细致检查和简单保养。这事儿真不算复杂,就是图个心里踏实,毕竟跑了一路,车子也辛苦,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我的流程,不是啥教科书,纯纯个人经验交流。 我的核心想法特简单:不追求一步到位搞大保养,先给车子来个全面 “体检”,看看实际情况再决定该做啥。 第一步,我先给车子 “洗个澡”,重点是看看它 “身上” 有没有伤。长途下来,车身上全是虫尸、树胶和灰尘,看着就埋汰,第一时间必须给它洗得干干净净。这可不光是为了好看,洗车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检查。冲洗和擦干的过程中,我能仔仔细细查看整个漆面、玻璃和前保险杠。就说这次吧,我就发现前中网上崩了几个小点,估摸着是高速上被石子打的,还好不明显,没太影响美观。玻璃我也用手摸了一遍,生怕有小坑没发现,毕竟玻璃有问题开车也不安全。 还有底盘 “裙边” 也得特别注意,咱这旅行者造型多硬派啊,轮眉和侧裙不是塑料就是金属的。洗车时我会特意冲一冲轮拱和底盘侧沿,把夹缝里的泥沙冲掉,不然时间长了,泥沙可能会腐蚀部件,还容易产生异响,到时候修起来麻烦又费钱,提前处理了心里踏实。 第二步,检查 “脚” 和 “腿”—— 轮胎与底盘,这可是长途后最该关注的地方,直接关系到开车安全,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轮胎那更是重中之重。首先得看胎压,我回家后会等轮胎凉下来,再用胎压计复查胎压,看看和出发前比有没有明显变化,胎压不正常,开车油耗高还不安全。然后是外伤与磨损,我会蹲下来,拿手电照着,仔细看轮胎正面和侧面有没有扎钉、划伤或者鼓包。我这车装的 AT 胎挺耐磨的,但这次还是在一条胎的沟槽里发现嵌了个小石子,赶紧用起子抠出来了,小石子在里面时间长了会磨坏轮胎。最后还得看看四条轮胎的磨损是否均匀,有没有 “吃胎” 的迹象,磨损不均匀就得及时去调整。 底盘我没法像专业技师那样用举升机抬起来看,但有个土办法:把车停在平坦的地面上,拿个手电,身体尽量趴下去看。主要看发动机下护板、油箱这些位置低的部件有没有明显的拖底、刮蹭痕迹。这次跑了些非铺装路,护板上多了几道划痕,还好没变形,问题不大。要是感觉底盘有异响或者刮蹭得厉害,我肯定会开去修理厂让师傅举起来好好检查。 第三步,检查 “口粮” 和 “血液”—— 各种油液。玻璃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跑长途虫胶多,玻璃水用得特别快,我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加满,不然挡风玻璃脏了擦不干净,影响视线。机油也很关键,我会拔出机油尺,用纸巾擦干净再插回去,看机油液位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观察机油颜色。要是液位过低或者机油已经特别黑,那就得考虑提前保养了。我这车离上次保养才跑了几千公里,机油尺显示还在中线偏上,色泽也还行,就打算按原计划到公里数再换。冷却液和刹车油主要看储液壶的液面是不是在 MIN 和 MAX 刻度之间,这次检查下来,我这车的冷却液和刹车油都没问题,心里也松了口气。 第四步,清理 “肺” 和 “内脏”—— 空气滤芯与内饰。如果沿途灰尘很大,检查空气滤芯就非常有必要。咱这旅行者的发动机舱布局还算规整,空气滤芯盒自己动手就能打开。我拆开一看,里面果然有不少灰尘和柳絮,拿出来在马路牙子上磕了磕,看着干净多了。要是特别脏,就直接换新的,也花不了几个钱,可别让脏滤芯影响发动机进气。 内饰清理也不能少,跑长途的时候,车里难免会有食物碎屑、脚印,看着不舒服。我会把脚垫拿出来彻底冲洗干净晒干,再用吸尘器把座椅和地板吸一遍,最后用湿毛巾把中控台和门板擦一擦。车里清爽了,自己开着也舒服,坐着也自在。 总结一下我的长途后保养观:对于我的捷途旅行者,跑完长途我不会立刻给它做一套完整的 “大保健”。我的做法就是先彻底清洗,再全面检查外观,像漆面、玻璃、轮胎都得仔细看;然后检查核心安全部件,轮胎胎压、外伤,底盘有没有明显刮蹭都不能放过;接着确认关键油液液面,机油、冷却液、玻璃水都得保证正常;最后根据实际路况清洁或更换空气滤芯、空调滤芯。 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基本能把长途行驶可能带来的大部分隐患排除掉。至于更深度的保养,比如换机油机滤这些,我个人还是觉得得严格按照保养手册上的公里数和时间周期来,长途只是让我更了解车子的状态,不会轻易打乱原有的保养节奏。 毕竟车子不只是个工具,也是一起出行的伙伴,对它细心点儿总没坏处。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帮到大家,也欢迎大伙儿一起交流你们的保养心得!【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0 阅读:21
快乐阿拉飞呀

快乐阿拉飞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