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吴石被捕后,他的上司周至柔做了几件事情想救他,原因很简单,他在日记中写道:“若今日杀吴石,他日必有人效仿!” 1950年台湾那会儿,白色恐怖刚起头,大伙儿都怕摊上事,没人敢乱讲话,偏偏周至柔就挑这个节骨眼上想保吴石,老蒋那边要动刀子,毛人凤这边盯着抓人,周至柔一个人在中间死扛着。 吴石这人可不简单,军令部出来的,抗战那阵子管着军事档案,打仗全凭脑子,算日本兵的动向准得吓人,靠的是推演不是啥情报,抗战末期那几次大仗,他说话分量很重,在国民党里头是正经的技术派,不是靠着谁谁谁的关系上去的,是真本事。 可就是这种人,到了1949年之后反倒最悬,蔡孝乾一叛变,地下那条线就断了,吴石的身份也露了底,毛人凤立马就动手,保密局就那套路数,只要被叛徒供出来,你过去功劳再大也没用,说抓就抓。 吴石可是顶着抗战英雄、军令部专家的名头,保定军校的高材生,还是周至柔一手提拔起来的,周至柔当时是参谋总长,立马就出来拦,硬是让吴石的案子先放一放,搞个专案组查清楚,他心里也清楚老蒋是个什么态度,就是想拖着,看事情还有没有个转圜的余地。 周至柔自己跑去见老蒋,说吴石抗战有大功,要是这么不明不白地处理了,军队里的人心会散,老蒋就回了一句,现在不是给你论功行赏的时候,是要保住台湾,这话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有嫌疑,就得办,管你是不是功臣。 周至柔还是没放弃,让手底下人写材料,分析吴石无罪,到处找证据里的窟窿,就是想争取点时间,毛人凤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直接把整理好的资料往老蒋桌上一放,还补了一句,吴石这个人要是不除掉,怕是会有更多人偷偷跟对岸联系,老蒋听的就是这种话,他要立威,要杀鸡儆猴,谁看着不稳当就得收拾谁,吴石到底有没有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周至柔的手脚全被捆住了,想救的人救不下来,话也说不出去,日记本里就留下七个字,大势已去,非人力可挽。 1950年5月16号,吴石被秘密解决了,消息还没放出来,周至柔那天一整天都没露面,办公室里空着,有人说他自己在家坐了一天,他女儿把饭端进去,又原封不动地端了出来。 好多人想不通,吴石又不是带兵的大将,周至柔干嘛这么费劲,其实他哪里是单单为了吴石一个人,他是怕整个技术派的这群人,以后都没了立足之地,那时候的军队里只看你忠不忠心,谁对党国死心塌地谁就能上,像吴石这种有真本事的,反而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周至柔自己也是凭着本事一步步上来的,他心里明白,这支军队最早能打仗,靠的就是这批人,要是这批人都被搞掉了,那剩下的不就都是些只会说好话的兵油子了。 他说过一句话,他日必有人效仿,这话不是说要报复谁,是在警告这个系统要出问题,以后谁还敢说句实话,谁还肯动脑子想事,开会的时候谁还敢提点不一样的看法。 吴石一走,几个月里,军队里好几个能打仗的参谋都主动申请调去闲职,后来的训练体系也跟着松了劲,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不是靠一两个人撑着的,是那根技术的脊梁骨断了。 老蒋是把控制权抓得更牢了,可人心输了,他清掉了一批他觉得可疑的人,也敲打了整个军队,所有人都知道谁说了算,可规矩全坏了,有本事保不住命,表忠心也证明不了自己,最后大家只能学着不被点到名,安安静静不惹事,才能活下去。 吴石没了,周至柔也慢慢没了声音,那批有本事的人全都被晾到了一边,最后只在战后的资料堆里,还能看到他们的名字。 1950年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凭着一腔热血好好训练的人,过了那一年就全想明白了,本事大不大不重要,会不会闭嘴,你站在哪一边,听不听话,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1950年,吴石被捕后,他的上司周至柔做了几件事情想救他,原因很简单,他在日记中
椰子说历史
2025-10-21 15:41:13
0
阅读: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