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 越“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越容易把事“办在点上”? 小区

清风抚心房 2025-10-22 12:42:53

你有没有发现—— 越“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越容易把事“办在点上”? 小区门口卖橘子的阿姨,别人都喊“甜到掉渣”,她偏挂块纸板:“有点酸的橘子,爱这口的来”。结果每天她的摊子最先空——那些找了半条街“酸橘子”的人,攥着橘子就走,根本不砍价:“终于找着懂我的了!” 同事上周改方案,客户总说“不够戳人”。他没加特效没堆辞藻,反而把“我们的优势”全删了,只写:“我们比同行少踩的3个坑:去年XX项目卡过的材料关,我们提前换了3家供应商;上月XX客户嫌慢的问题,我们加了‘10分钟响应群’”。客户直接拍板:“就这个——我怕的不是没优势,是踩坑!” 朋友家孩子不想写作业,她没催没骂,反而说:“今天别写了,咱们玩‘当老师’游戏:你写作业,我当学生,等下你批我的‘作业’”。孩子眼睛一亮,立马爬书桌前:“我要写得整齐点,不然当不好老师!” 你看,逆向思维从来不是“抬杠”, 是“把‘我想给的’,换成‘对方想要的’”—— 卖橘子的阿姨抓的是“精准用户的刚需”, 同事抓的是“客户没说出口的恐惧”, 朋友抓的是“孩子想‘主导’的心理”。 俞敏洪不是说过吗?“惯性思维是个框,框住了就只能跟着别人走”。咱们总盯着“大家都走的路”,忘了旁边还有条“小路”—— 想追喜欢的人,别光送花,不如送“她提过的那本难买的旧书”(比花更“用心”); 想职场出头,别光加班,不如帮领导“解决他没说的麻烦”(比如悄悄做个自动数据表格,比加10天班有用); 想让客户记住你,别光说“我们最好”,不如说“我们比别人少犯的错”(恐惧比优点更让人印象深)。 其实哪有“走不通的路”? 不过是我们总盯着“前方的墙”, 忘了“旁边的门”。 你最近有没有用“反着来”办成的事? 评论区聊聊,我去给你点赞! 对了,要是想系统学这种“换角度”的本事, 推荐《逆转思维》这本书—— 不是教你耍小聪明,是教你“透过现象抓本质”: 比如“怎么让懒癌同事主动帮你”“怎么让客户记住你的产品”“怎么让孩子主动写作业”, 书里全是这种“接地气的破局法”。 一杯奶茶钱,说不定能帮你“破个小局”—— 点击下方就能入,我自己先买了, 正在学“怎么让领导主动问我‘要不要涨薪’”(狗头)~ 你准备用逆向思维解决啥问题? 评论区报个到,咱们互相“取经”!

0 阅读:0
清风抚心房

清风抚心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