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 ,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减免措施。 这件事是说,白宫打算给美国汽车行业松松关税了,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大好事,他们之前一直在使劲说情,就怕关税太高扛不住。 有知道内情的人说,美国商务部计划把一个政策延长五年,这个政策能让车企少交进口零部件的关税,本来这政策还有两年就到期了。 这哪是什么“政策松绑”,分明是白宫被行业亏损逼到墙角的无奈妥协!我常年跟踪汽车产业,太清楚高额关税对车企的杀伤力——成本是实打实的硬支出,根本藏不住。 就拿今年5月生效的25%零部件关税来说,通用汽车第二季度直接被啃掉11亿美元,全年损失预计奔着50亿去 。福特也没好到哪去,净损失直逼20亿,Stellantis更被多掏17亿真金白银。这些钱可不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资金、员工薪资来源。 车企的游说攻势早把白宫门槛踏破了。六大行业组织罕见联名写信,直言关税会搅乱供应链,我见过经销商朋友发的内部信,里面算得明明白白:每辆车成本涨3000美元,终端售价就得加5000,销量至少跌15%。 更戳破“本土保护”谎言的是数据:美国本土组装的汽车里,进口零部件占比高达50%以上,奔驰部分车型甚至达到90%。我去底特律车展时,工程师私下说“没有全球零件,美国产车就是空壳子”,加税到头来坑的是自己人。 这次延长政策的细节藏着算计。原定补偿从3.75%降到2.5%,现在传要把3.75%维持五年 。但懂行的都知道,这根本抵消不了钢铝关税的额外成本,顶多算给车企“输点营养液”,没解决根本问题。 最有意思的是资本的反应,消息一出福特股价涨超3%,Stellantis跟涨3.17%。资本比谁都精明,早看透这关税闹剧里,妥协是唯一的出路。 但我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白宫嘴上喊着“鼓励本土生产”,实际是被就业压力抽了耳光——汽车行业关联着数百万岗位,真要是车企扛不住裁员,选票就得受影响。这哪是产业政策,更像政治算盘。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这政策只豁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零部件,中国产零件还被排除在外 。说白了,就是一边给本土车企喘气,一边继续搞供应链分割,长远来看反而会让美国车企失去全球竞争力。 五年缓冲期过后怎么办?我接触过的供应链专家都摇头,全球产业链不是积木,拆了再拼就得花几倍成本。用关税折腾行业,短期看似护着本土,长期就是饮鸩止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10月17日,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
窗前观月的闲人
2025-10-22 18:03: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