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郑丽文是不可能重用张亚中了,甚至连一些次重要的岗位安排的可能性

赵财苗 2025-10-22 22:51:07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郑丽文是不可能重用张亚中了,甚至连一些次重要的岗位安排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了,但是还是请郑丽文好好考虑一下张亚中,给予一定的职务安排,或者是顾问的虚职也可以。 在两岸问题上,张亚中会是你的好帮手!张亚中的两岸论述或许你不会完全采纳,但是求同存异,取其精华,还是大有裨益的!用张亚中,一是合理合情的用张亚中的理论主张,二是向两岸同胞表明你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 张亚中校长是理论派、理想派、学者,作为两岸问题的顾问来说很合适! 说郑丽文不会重用张亚中,其实一点都不意外——毕竟去年党主席竞选时,两人的火药味浓到能点燃整个会场。张亚中在辩论台上追着问郑丽文“拜会高市早苗算什么立场”,直言对方亲近“参拜靖国神社的势力”是“忘了民族痛”;郑丽文也没客气,反批张亚中的“两岸和平协议”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暗指他是“只会写文章的书呆子”。这种撕破脸的交锋,在讲究“派系情面”的国民党里,几乎等于把两人的关系钉死在“对立面”上,现在郑丽文刚掌权,怎么可能把曾经的“批评者”拉进核心圈? 可话又说回来,国民党现在最缺的,偏偏就是张亚中手里的“硬货”——一套能站住脚的两岸论述。前几年朱立伦当主席时,怕得罪中间选民,连“九二共识”都不敢说透,最后搞得深蓝支持者心灰意冷;郑丽文竞选时喊着“守护和平”,可问她具体怎么守护,除了“加强交流”就是“促进合作”,全是没落地的空话。反观张亚中,哪怕争议再大,他的“两岸一中”论述有逻辑、有框架,2021年第一次参选就拿了6万多票,靠的就是这份“理论扎实”打动了那些还念着“统一”的老兵和深蓝民众。现在国民党要是连这点“理论根脉”都丢了,跟只会喊“抗中保台”的民进党还有什么区别? 更重要的是,用不用张亚中,本身就是给两岸同胞递“立场名片”。大陆看国民党,最在意的不是谁当主席,而是“有没有坚持一个中国的骨气”;台湾深蓝民众看国民党,怕的就是“为了选票丢了初心”。前两年侯友宜竞选时,因为不敢提“九二共识”,硬生生丢了十几万深蓝选票,这个教训还不够深刻吗?要是郑丽文能给张亚中一个顾问虚职,哪怕不用他实际掌权,至少能告诉外界:国民党没忘了“两岸同属一中”的根本,没变成“只会讨好本土派的软骨头”。这种信号传递,比开十场“两岸交流座谈会”都管用。 有人会说,张亚中是“理想派”,不懂实务,给个虚职也没用。可顾问本来就不是要他去跑基层、谈生意,而是要他把那些“理论墨水”转化成能落地的论述。比如怎么跟大陆解释国民党的“和平主张”,怎么跟台湾青年讲清楚“两岸不是国与国”,这些都需要扎实的理论打底。之前国民党青年部搞“两岸青年论坛”,连个像样的论述材料都拿不出来,最后只能聊“美食旅游”,多尴尬?要是有张亚中在背后梳理逻辑,至少不会让两岸交流变成“无意义的闲聊”。 当然,这事能不能成,全看郑丽文的格局。用张亚中,短期内可能会得罪支持她的“本土派”和黄复兴党部里的部分人;可不用,国民党的两岸论述只会越来越飘,迟早被民进党扣上“立场模糊”的帽子。朱立伦当年就是因为没整合好张亚中代表的深蓝力量,最后丢了不少选票,现在郑丽文要是再走老路,恐怕只会让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更被动。 说到底,给张亚中一个虚职,不是“赏饭吃”,而是给国民党的两岸路线“留条后路”。毕竟两岸问题不是靠“口才”就能糊弄过去的,需要真刀真枪的理论支撑。要是郑丽文连这点都想不通,那国民党的“团结胜选”,恐怕也只是句空话。

0 阅读:47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