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的北京,夜色还带着几分冬天没散尽的寒气。   李克农办公室的灯光一

裴十安 2025-10-23 16:15:57

1950年4月的北京,夜色还带着几分冬天没散尽的寒气。   李克农办公室的灯光一直没灭。   他收到一封来自台湾地区的情报电报,电文简简单单四个字:“老郑变节”。   这一刻,他的脸色一下沉了下来,没说一句废话,只是久久盯着那张纸,手心里全是汗。   外人可能难以体会,这四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对当时在隐蔽战线拼命的人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变故。   李克农这样的人物,他见惯大风大浪,可那晚,还是被这封电报击中了心头。   所谓“老郑”,其实就是曾经在台岛地下党里担任重要角色的蔡孝乾。   蔡这个人,早年跟着共产党干过不少大事,也吃过不少苦。   组织上信任他,把台岛地下党很多要紧的事情都交给他打理。   要说他当年能力、胆识都有,可惜人心经不住考验。   时间久了,生活环境一变,蔡孝乾的心思渐渐散了。   1950年初,蔡孝乾在台北的联络点被特务逮住。   最开始他还想混过去,结果国民党特务天天劝说,给他画饼。   没过几天,蔡孝乾心理防线全塌了,把省工委的组织名单、秘密电台的位置、关键人员的身份全都交了出去。   特务们拿着这些情报,如狼似虎地对台岛的地下党展开大搜捕。   吴石将军本来是安插在国民党高层的“钉子”,他的身份被蔡孝乾供出去后,第二天就被抓走。   尽管严刑逼供,吴石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出卖一个同志,最后英勇就义。   朱枫同志也是因为被供出藏身点,原本已计划离开台岛,结果在码头就被抓。   她在狱中饱受折磨,始终没有泄密。   直到最后被押赴刑场,她都挺直了腰杆。   在那一段时间里,台岛地下党蒙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成百上千的同志被捕,不少人没能活着走出监狱。   那段历史在很多官方档案、历史资料中都有详细记载。   李克农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们输了一场隐蔽的战争”,其实是满怀痛惜。   不是同志们不够坚强,而是关键岗位出了问题,整个战线遭了灭顶之灾。   蔡孝乾的结局也不光彩。国民党虽然给他安排了个工作,始终没真心信任他。   他在台湾地区孤独终老,最后连个像样的送别都没有。   反过来,那些宁死不屈的烈士们,后来都被永远记在烈士碑上,年年被人缅怀。   这段往事,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也不是只属于某一代人的记忆。   它让人明白,信仰和责任从来都不是空话。   那些为信仰牺牲的人,是真正用生命在守护理想;而一旦信仰丧失,哪怕曾经多么能干,也有可能变成千夫所指的反面教材。   现在每年清明、烈士纪念日,总有人去祭奠那些牺牲在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很多人可能没见过他们的样貌,可大家都记得,这些名字代表的,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和一种不能放弃的精神。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也许早已变了模样,但“守住信仰”这四个字,却始终不过时。   那天的电报,是一声警钟,也是一次提醒。历史的教训已经很深刻,后人要做的,是不让同样的遗憾再次发生。   这才是真正应该被记住的意义。   参考:叛徒蔡孝乾:生活腐败竟对14岁小姨子下手,一周内出卖1800名同志——搜狐网

0 阅读:40
裴十安

裴十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