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走了,翁帆写下“满意答卷”——一个科学家与时代的告别 10月18日,世界闻

小块笑谈趣事 2025-10-23 17:13:56

杨振宁走了,翁帆写下“满意答卷”——一个科学家与时代的告别 10月18日,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北京病逝,享年103岁。次日,他的夫人翁帆在《光明日报》发文悼念,题为《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句简单的话,承载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学术与人生故事。 杨振宁不只是一个名字。他是科学上的巨人,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诺贝尔奖、清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这些头衔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和奉献。 翁帆的悼文,没有太多华丽词藻,却很真诚,“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短短一句,把个人成就和家国情怀连在一起。这种表达,既是对学术的认可,也是对他人生选择的肯定。 文中还引用了杨振宁九十岁时写的诗。诗里有“沐光而行的一生”“理想奉献的一生”“无怨无悔的幸福人生”。读起来,像是在回放他生命里的每一次努力和坚持。翁帆把这首诗翻成中文,放在悼文里,既是怀念,也是让更多人读懂他的内心世界。 她把他描成一颗夜空中的星。每当我们抬头看星时,或许能想象到杨先生在那儿微笑。这样的比喻,既温柔又有力量。既有科学家的冷静理性,也带有温度,将深切的情感联结起来。 这篇悼文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翁帆多次提到:杨振宁不仅成就斐然,且有担当、有理想、有感恩。这样的评价比奖章更有价值。因为它不仅关乎科研成果,也关乎怎样做人、怎样为社会负责。 一代大师走了。但精神留下了。翁帆写下的“满意答卷”,既是对杨振宁个人人生的总结,也是对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奉献精神的致敬。读他的故事,不只是缅怀,更多的是激励:学问要做,责任要担,感恩要留。 翁帆: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杨振宁逝世 物理学的黄金时代落幕了

0 阅读:0
小块笑谈趣事

小块笑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