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趁权力尚未交接,向郑丽文下最后“指导棋”,惨遭郑的反制 2025年10月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10-24 15:45:26

朱立伦趁权力尚未交接,向郑丽文下最后“指导棋”,惨遭郑的反制 2025年10月22日,郑丽文还没正式上任,就率先亮出人事牌,把季麟连和李乾龙两个重量级人物安排进国民党中央。这么一出,把朱立伦原本想“稳稳交班”的算盘直接打乱了。 这不是普通的人事调整,是赤裸裸的路线宣示。郑丽文还没坐热椅子,先把“深蓝”旗帜插在了国民党大门口。她这步棋,不光是人事安排,更是摆明要把国民党的两岸路线往“九二共识”那边拉。 郑丽文的这两位人选并不低调。季麟连,军系出身,陆军官校的老将,黄复兴党部常年活跃人物,在党内深蓝群体中有号召力。李乾龙则长年深耕地方派系,主张传统路线,跟朱立伦过往的“亲美友日”调子有明显分歧。 这时候安排这两位进核心位置,郑丽文的意图其实不难看出。她要的,是在上任前就给党内来一次“路线定调”,提前划线,让朱立伦知道谁才是接下来话语权的主导者。 再看朱立伦的反应,显然也不甘心就这么交棒。他借文传会主委林宽裕的口气,发了个“提醒式”声明,表面上是维持党务正常运作,实际上是想拉回路线主导权。 这种做法,跟当年马英九在蔡英文就职前试图固守“九二共识”的举动有点神似。 不过这次,郑丽文的应对更快,更狠。她的团队同步对外放出计划访陆的消息,国台办随即回应表示“欢迎坚持九二共识的台湾党派”,这番互动,等于直接绕过朱立伦,自己开启了对陆沟通通道。 这就不是简单的党内过渡了,而是路线实质性转向的开始。朱立伦想用“看守期”的话语权,做最后一道防线,但郑丽文用行动告诉他:这道线,她不打算守。 其实这场路线之争,从2024年国民党败选之后就已经埋下伏笔。党内普遍反思的声音指出,“路线模糊”是导致选举失败的主因之一。 郑丽文显然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要给国民党重新定调,往更明确的“九二共识”方向靠。 朱立伦去年访美时,还在华尔街日报说“九二共识是无共识的共识”,这句话没少被党内深蓝派批评。如今郑丽文用人事安排直接打脸,等于公开否定了朱立伦那一套“模糊路线”的逻辑。 朱立伦在10月20日还曾私下与美方智库沟通,承诺维持对美政策沟通主渠道。这说明他试图在最后阶段保住国民党与美方的联系,不被郑丽文的“和陆”路线彻底替代。 但郑丽文也不是不懂国际牌。她虽然主打“深蓝”,但也知道不能一下子把所有中间选民都吓跑。她的人事安排虽然偏向传统派,但她团队中也保留了一部分年轻幕僚,试图在“路线鲜明”和“形象更新”之间做平衡。 不过她的挑战也不小。根据9月的民调,台湾20到30岁群体中,支持“亲中”标签的比例不到10%。而她上任后,青年党员比例却升到了18%。这说明她在党内有一定号召力,但要赢得年轻选民,还得想别的办法。 更棘手的是,美国方面对国民党的转向开始有所警惕。美国可能会减少与蓝营的接触频率,如果国民党太快偏向大陆,华府可能会重新评估与台湾在野党的互动方式。 这对郑丽文来说,是一个必须应对的现实难题。她要在党内稳住基本盘,又不能在国际上被孤立。这就像走钢丝,一边是深蓝的掌声,一边是中间选民的疑虑,还有外部力量的压力。 回头看这场交接,其实早就不是单纯的党务交接,而是一场路线权力的争夺战。朱立伦想留下一点“原路线”的火种,但郑丽文上来就泼了一盆冷水,连火星都不给剩。 这场路线撕裂,从2016年以来,国民党内部一直在“走哪条路”这件事上吵个不停。2021年江启臣时期提出“台湾国民党”改名提案时,就已经看出深蓝派的不满。 国民党因为路线分歧,近五年来支持度波动超过15%。这说明,路线模糊或分裂,对选民来说是非常敏感的问题。郑丽文现在走的这条“重申九二共识”的路,是想重新整合党内,但也可能把一部分中间选民推远。 更现实的是,在岛内政治生态持续绿营主导的大背景下,国民党要想靠“深蓝回归”重新崛起,并不容易。 不过她显然不打算退缩。从她提前布局人事,到主动释放访陆消息,再到她团队对外姿态的转变,都可以看出她是有备而来。 而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她敢于在朱立伦还没完全退场前,就直接下棋。 朱立伦其实也试图维持一点“体面交接”的氛围,但郑丽文的节奏太快,让他几乎没有空间回手。 但无论哪条路,国民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在岛内民意中找回主导权。如果只是党内自己吵,不管路线多明确,最终也难赢得选票。 郑丽文能不能在党内彻底站稳,能不能在国际与岛内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将直接决定她这次改革是昙花一现,还是蓝营再起的起点。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