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价格对中国猛涨,国内买家一合计,突然集体暂停新订单,直接把巴西和美国的粮

亨克孤独 2025-10-24 17:54:35

巴西大豆价格对中国猛涨,国内买家一合计,突然集体暂停新订单,直接把巴西和美国的粮食市场玩成了“心理战”。你以为只在菜市场砍价才讲究“时机”?国际贸易里,哪怕是大宗商品,也得讲究“会熬”。有时候,谁先按下暂停键,谁就能把主动权攥得更紧。   要知道中国每年要吞下全球 60% 的大豆进口量,2025 年前 9 个月巴西出口的大豆近 80% 都运到了中国,9 月份更夸张,每三个豆荚里就有两个半要装上开往中国的货轮。这波 “按下暂停键” 的操作,可不是一时冲动,分明是把贸易心理战玩明白了。   2025年10月,巴西大豆对华报价突然疯涨,巴西桑托斯港的现货价较年初暴涨79.9%,每蒲式耳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基准价高出近3美元,比美国大豆还贵1美元。这相当于每吨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贵20-30美元。   为啥巴西敢这么涨价?因为旧季大豆库存见底,新豆要到2026年1月底才能装船,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空档期。更要命的是巴西东南部港口10月预计出口大豆712万吨,同比增幅高达60%,港口排队时间拉长到45天。卡车运费上涨、码头装卸效率低下,这些成本全转嫁到了终端价格上。   但中国买家可不是吃素的,10月中旬,国内近百家油厂集体暂停采购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涉及800万吨订单。他们这一停,巴西产业链立刻乱了套。港口积压了近200万吨大豆,单日滞港费高达120万美元。种植户和出口商急得团团转,可中国买家就是不松口。   中国买家为啥这么硬气?因为手里有三张王牌。第一张是战略储备。国家储备库里躺着4500万吨大豆,足够全国油厂开足马力生产三个月。10月14日,中储粮拍卖了4.3万吨大豆,成交均价3900元/吨,有效平抑了市场价格。   第二张是替代渠道。阿根廷一看机会来了,9月22日宣布取消26%的大豆出口税,中国买家48小时内就敲定了227万吨订单,这些大豆11月就能到港,刚好填补库存空档。   第三张是国产大豆。东北新季大豆开秤价3600-3700元/吨,比巴西到岸价便宜近400元。油厂首次大规模把国产豆送进压榨线,单月消耗量从20-30万吨跃升到110万吨。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处境,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未售库存高达4200万吨,相当于中国全年进口量的1.5倍。   伊利诺伊州一粮仓因大豆存储量过多而坍塌,100万升大豆洒得到处都是。美国政府只能给豆农发补贴,鼓励他们把大豆卖给墨西哥和欧盟,但这两个市场一年总共才吃2000万吨,根本填不上中国留下的缺口。   更尴尬的是,美国大豆加上23%的报复性关税后,到岸价比巴西还贵20美元/吨,自今年5月起中国就没再订购过美国新豆。   这场大豆博弈的本质,是供应链话语权的争夺。巴西原本以为中国离不开他们的大豆,没想到中国早就布局了“巴西主导、多国补充”的多元化战略。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等国的大豆正在填补缺口,国内还通过技术替代降低对进口的依赖。油厂把饲料配方里的杂粕掺混比例从10%提高到15%,每吨饲料能省下80元。部分养殖场还在试验“无豆养猪”技术,虽然没能完全替代,但进一步减少了对大豆的需求。   这场“大豆心理战”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国际贸易里,没有谁是永远的“老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已经从被动接受价格变成了主动掌控节奏。巴西想靠短期涨价赚快钱,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则因为关税政策失去了中国市场,陷入库存积压的困境。而中国通过战略储备、多元进口和技术替代,在这场博弈中稳坐钓鱼台。未来,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可能会因此发生深刻变化,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来源:临邑融媒 【谁更着急?巴西大豆报价疯涨,中国买家集体暂停订单,粮仓撑爆了】  

0 阅读:53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