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反内卷全面来袭,中国经济大转型已经正式开始。一夜之间,整个中国都在减产,

芸霄记史 2025-10-24 18:00:07

[微风]反内卷全面来袭,中国经济大转型已经正式开始。一夜之间,整个中国都在减产,光伏减产、水泥减产、钢铁减产、猪肉减产、汽车减产。持续了30年的产能大扩张正式宣告结束,而反内卷则被拔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局呢?答案是,国内外的大环境都不允许我们继续卷下去了。   以往靠着“价低量大”的传统,中国制造打遍世界不在话下,但现在国外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   比如2025年,印度干脆对中国出口的PVC重税加码,这一刀基本砍掉了中国出口的一半。   而且像稀土、锂电这些本来是优势的小金库,也被各种限制死死拽住,老办法跑不动了,靠拼低价、抢市场的时代一夜之间跌入谷底。   外需变难,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刺眼,最近三十多个月,工厂售价不断下滑,企业利润变得越来越薄,所谓库存多,设备吃灰的画面随处可见,不仅没赚钱,每天还要继续投入维护成本。   从光伏到钢铁,从汽车到水泥,大家都开始悟到一个道理:生产越多亏得越多,不抱团减产就等着血本无归。   咱们先讲讲那火过一阵的光伏,前两年行业冲劲十足,不少企业甚至觉得随便一投就稳赚。   结果好景不长,一到2025年,硅料价格断崖式跳水,老牌企业比如大全能源几个月就亏了好几亿,多卖一单还多亏几块。   活生生的典型:大家一窝蜂投产,结果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行业直接进入了“减产自救”阶段,但还是救不活这个混战局面。   汽车行业也差不多—新能源热潮过后剩下的就是一片红海。大家一通上项目,产线满天飞,结果到了去年,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利润率惨不忍睹。   很多企业卖一辆车还要倒贴钱,协会都出来劝别再打价格战了,否则都玩不下去了,现在七成多的产能闲在那里,生产线像开卷机一样,转了半天没多少活。   说到传统行业,钢铁和水泥日子更难。前几年一波粗放扩张,现在下游举步维艰,行业自发开启“闷声减产”,甚至有的行业设备四成以上在“歇火”,大家说到底还是被内卷这口锅压得喘不过气。   猪肉市场也是一样,生猪库存超标,需求又疲软,价格低到让养殖户卖一头亏两三百,龙头企业都带头减产止损,真是被产能过剩弄得一地鸡毛。   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归根到底,过去地方政府疯狂追求“量”,你搞光伏我也跟,谁都不愿意落后,最终一窝蜂地上项目,供大于求,竞相压价,谁能挺得住?这股盲目赶时髦,一窩蜂投产的风潮,事实证明就是把自己推向了集体消耗战。   而现在,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传递信号了,再这么卷下去,产业只能死得更快。政策支点开始倾向高质量发展,打击恶意竞争,被盖章为硬性任务。   从市监总局到新华社,全国上下掀起治理风暴,点名要推动产业从拼价格、拼数量变成拼技术、拼服务,这才是活下去的正道。   说到底,这一场全国范围的减产潮不是谁主动想忍痛“割肉”,但不改头换面就只能等着被淘汰,三十年狂飙突进,现在终于要转舵了。   中国制造要想在接下来的竞技场里稳住脚,必须摒弃“卷死自己”的老套路,眼下看着心疼,长远看来却是大势所趋。   这注定是一场很难受的“刮骨疗毒”,但唯有扛住阵痛,才有健康的明天。

0 阅读:0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