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司令员李运昌和300名战士,被日军7000人重重包围,一妇女说带他们突围,不料却领着他们来到一座悬崖峭壁前。李司令一看,瞬间惊呆:这下真没办法了 寒冬腊月的冀东山区,大雪封住了每一条山路,八路军冀东分区的司令员李运昌抵达了在达峪村的临时根据地,他刚扒拉了两口饭,情报员就匆匆忙忙的跑进来了,见他如此慌张李达昌还不慌不忙的对他说:“这么慌张干啥,天还能掉下来啊,先坐那,坐那慢慢说”。 情报员说日军已经顺着电报的信号确定了咱的位置,还调来了许多兵力,预估应该有七千多人正往村里扑呢,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吃饭李运昌一口饭喷了出来,随后问道:“你说什么?七千多人?消息可靠不可靠”。 在确定了这个消息后,他在心里琢磨着,总共将近七千多人呢我们只有三百多号人,硬碰硬肯定不行这点人还不够日军塞牙缝呢,李运昌当即拍案下令让部队紧急向后山转移,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天气还不作美,雪下的更大了。 风裹着雪打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睛,三百余人的队伍走在雪地里,一路上磕磕碰碰的积雪也已经蔓延到小腿,再这么下去别说敌人了一会敌人没来部队已经迷路被冻僵了,此时第八区的区长王佐民和李运昌大话。 他说交通员朱殿昆熟悉这一带的路可以当向导,李运昌听后大喜,连忙带着部队向朱殿昆家里赶去,队伍踩着雪终于赶到了朱家,到了地方后李运昌刚准备敲门时,屋门就被打开了,出来了一个年轻的媳妇,挺着个大肚子是一个孕妇,她正是朱殿昆的媳妇张翠萍。 村里人都给她起个外号叫“麻利嫂”,因为她性子直,办事麻利,家里也常常来八路军在这歇脚吃饭,她每一次都把热菜热饭端上来,可见二人都是实打实的抗日积极分子,但此时朱殿昆没在家,王佐民把现在的情况给张翠萍一说。 她当即撸了撸袖子说到:“那还说啥了,跟着我走,我带你们出去”,李运昌赶紧说:“去啥去,你还怀着孩子呢,大晚上的还下着雪别跟着折腾了”,只见麻利嫂毅然的往院外走,嘴里还喃喃道:“没事,山里人身子硬扛得住造,别在这傻站了,一会枪声就到村里了”。 李运昌没办法了只能带着部队跟着她走,只见麻利嫂在前面开路,她连个灯也不用照就知道哪里有石头哪里有坑,随后在穿过一片黑松林后,前面就没路了,一道崖壁直挺挺的挡着,这里就是当地人常说的大石砬子。 一个战士还准备往上爬,在爬了一点后脚一滑突然摔下来了,要不是下面有人照应这一摔还不值得能摔到哪呢,李运昌见此情形也没了办法他说道:“这下是真完了”,这时,麻利嫂走到崖根下面绕到了东头说:“来这里,从这里走,我经常和朱殿昆走这里送情报”。 她喊了一嗓子让战士们把腿上的绳子解下来捆成绳子,随后李运昌说:“我先上”,可是麻利嫂已经把绳子绑在腰上她说:“我熟脚底的路我先上,你们跟着我脚踩的地方往上爬”,于是麻利嫂就挺着个大肚子往上爬。 她手抓着石缝,脚一点点的找发力点,肚子挺着不方便的话就侧着身子爬,雪灌进脖子里也一声不吭,终于她爬到了山顶,她赶紧把身子系在一棵老槐树山,然后对着下面喊道:“快上来吧,抓着绳子上来”。 等到战士们都上来时天边已经泛白了,队伍走到黑河谷底才敢停下来喘口气,敌人的枪声也早已消失,突然麻利嫂往冰面上“哎呦”一声的坐下来了,额头上还冒着冷汗,李运昌见状赶紧过来查看。 他看了一会明白了,原来是快生了,他赶紧把身上的棉衣脱下来给麻利嫂披上,然后战士们把衣服都铺在冰面上随后又默契的围成了一个圈子,把寒风都挡在了外面,这时也没人说话,过了一会只听一声清脆的哭声传来。 这哭声在山谷里飘的很远很远,战士们也很开心他们用树枝和干草扎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抬着麻利嫂向根据地走去,后来大伙才知道,原来朱殿昆已经在之前的一次任务送鸡毛信的时候已经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 随后麻利嫂就带着孩子回到村里了,回村之后她和别的农村妇女一样种地喂猪,她救了一整个分区人的事她也没有对外声张。 1982年她临终前,才跟儿子朱海清提了句往事,还嘱咐说:“再难也别去找李司令,别给人家添麻烦”,随后几年,八十岁的李运昌在承德见到了朱海清一见面就问:“这么多年,你咋不找我?”听朱海清把母亲的话说了出来,就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在听到这说辞后眼泪也忍不住的掉了下来。 信息来源:(麻利嫂,忘不了你踩出的那溜山道……——中国青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