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在遥远的大洋洲竟然有一个“透明王国”: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怎么注重隐私

千浅挽星星 2025-10-24 18:46:51

[微风]在遥远的大洋洲竟然有一个“透明王国”: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不怎么注重隐私,穿着开放,就连到了晚上睡觉,各家各户也不关门!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摄像头,出门进门要刷指纹锁,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距离,但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生活方式却完全不同。   在那里,房子没墙,晚上不锁门是生活日常,甚至“隐私”这个词都带着点不信任的意味,这可不是什么原始落后,而是因为这里有一套成熟的社会体系在支撑。   首先,萨摩亚的信任感是大自然直接“喂”出来的,这片土地常年气候温暖如春,气温稳定在26到30度之间,森林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   遍地的椰子、芒果和面包果树加上丰富的渔产,意味着人们几乎不用为吃饭发愁,当人们不用再担心生存问题时,因为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猜忌和不信任,自然就没了存在的基础。   这种生活理念从当地传统的“法莱”房子就能看出来,这种房子没有墙,只用几根柱子撑起屋顶,下雨的时候才会挂上草帘子挡雨,这并不是因为当地人穷或者建不出有墙的房子,而是他们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   在萨摩亚人看来,墙这东西,隔开的不仅是空间,更是人心,把生活完全摊开才是对邻里最大的信任。   现在很多地方都用钢筋水泥的房子来寻求安全感,而萨摩亚人则用完全开放共享的方式,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   当然,只靠居住方式的“开放”还不够,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规则来维持,萨摩亚的这套规则,来自当地的历史传承和一套比法律更有约束力的“声誉机制”。   这个民族有三千多年的定居史,早在1250年就赶走了侵略者,建立起自己的王国,他们更是通过长期的和平抗争成为太平洋上第一个独立的岛国,这种“一起扛事”的历史早就把社区互助刻进了骨子里。   如今,村里的事大多由长老议会说了算,很多矛盾不出村子就化解了,根本用不着警察,因为在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透明社会里,干了坏事丢了名声,那种“社会性死亡”的后果比任何惩罚都可怕。   所以,这里的盗窃率低到只有0.8%,跟全球5.5%的平均水平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次元,人们通过纹身、服饰和集体歌舞不断确认着彼此的身份,这份无形的契约就这样代代相传。   萨摩亚也不是完全和外界隔绝,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他们采取了“有选择接受”的方式,他们不拒绝外来的东西,但会把这些东西改成适合自己的样子。   就拿和中国的关系来说,早在19世纪,华人移民就带来了新技术;近些年,中国投资超过2亿美元,帮忙建了政府大楼和机场跑道。   但有趣的是,这些现代化的新建筑,常常会融入“法莱”那种开放式的风格,国家送出去的留学生,回国前也必须把本土文化和语言学扎实。   这种做法就像《华尔街日报》评价的那样,是用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巧妙地抵抗文化侵蚀,它要的是现代化带来的便利,而不是被现代化吞噬。   说到底,萨摩亚的情况说明,信任这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珍贵的东西,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建立起来的,萨摩亚的生活方式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靠多方面的制度共同支撑的。  主要信源:(人民网——萨摩亚习俗(礼仪漫谈))

0 阅读:44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